2025年5月16日,城發環境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5月15日接待現場出席的中小投資者、媒體等、現場出席的機構2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城發環境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8人,為董事長黃新民,總經理李戈,總會計師榮建軍,董事會秘書李飛飛,職工董事郭予鵬,獨立董事海福安,獨立董事萬俊鋒,其他高管人員。調研接待地點為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嘉苑路38號城發環境研發中心1樓。
據了解,2024 年是城發環境戰略轉型關鍵年,公司經營效益攀升,重點戰略落地。2024 年度公司實現營收 66.11 億元,凈利潤 12.29 億元,總資產 307.08 億元。2025 年公司以“優新提存”為牽引,貫徹“三基一穩一突破”主基調,一季度利潤總額、凈利潤、營業收入等指標增長。
據了解,在交流問題方面,公司在抓好存量資產管理、改進財務管理、市值管理、供排水一體化戰略等多方面做了相關工作。包括加強生產預算管理和成本費用支出;促進應收賬款回收等方面改進財務管理;優化市值管理,強化投資者關系;推進供排水一體化戰略取得突破性進展等。
據了解,公司在再生資源業務、科技創新和數智化建設、高速公路板塊、融資需求、收購傲藍得影響、應收賬款、業務布局方向等方面也有相應規劃和成果。如構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進數智化轉型;高速公路開展前期準備工作;等待股東會審議定向增發等。未來還將優化業務布局。
調研詳情如下:
(一)總體情況介紹
2024年是城發環境戰略轉型的關鍵一年。公司秉持“讓環境·生活更美好”的企業使命,堅守“綠色循環,生生不息,成為無廢城市的建設者、低碳生活的引領者”的企業愿景,堅持“對標一流、聚焦主業、價值創造”原則,以打造國際知名環保科技集團為目標,持續弘揚城發“四千”精神,推進業務布局優化,持續深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高速公路運營等核心業務,協同拓展環境衛生服務、水處理業務、再生資源及海外市場。在各界的支持下,公司按照“四穩四進三提升”的總體要求,經營效益不斷攀升,重點戰略破局落地,資本運作、經營管理方面能力顯著提升。
202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11億元,同比上升1.36%,其中主營業務收入63.90億元,同比上升2.39%,主營業務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為96.66%;實現凈利潤12.29億元,同比上升4.1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1億元,同比上升6.18%。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總資產307.08億元,同比上升5.42%。公司資產負債率為68.88%,較上年降低2個百分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4.31%,較上年降低1.04個百分點。
2025年,城發環境將圍繞打造國際知名環保科技集團目標,以“優新提存”作為公司發展總牽引,即以“優新”做優增量,持續優化環保產業布局;以“提存”提升存量資產經營效益。全面貫徹“三基一穩一突破”主基調,即打牢基礎、抓基層工作、練好基本功,以穩健發展促創新突破。具體地,強化科技創新、數智驅動、資本運營等核心能力,推動輕資產化轉型與業務結構優化,深化綠色低碳與數智化融合,不斷實現綜合實力跨越式提升。
2025年一季度,利潤總額3.79億元,同比增長21.16%;凈利潤2.97億元,同比增長19.08%。主要系固廢處置、高速公路、環境衛生、水處理業務等各業務均較上年同期增長。其中環境衛生、水處理業務主要為2024年新落地項目轉運營,固廢處置系生產指標提升。營業收入15.36億,同比增長13.19%;毛利率39.57%,較上年同期下降2.4個百分點;銷售凈利率19.36%,較上年同期增長0.96個百分點。
(二)主要交流問題
問題1:公司計劃下步如何抓好存量資產管理?
公司把“優新提存”作為下一階段工作的核心主題,集中精力做好存量資產管理。一是全面加強生產預算管理,公司已經成立數智運營部,以公司戰略為指引,以提高生產經營效益為目標,統籌做好年度各板塊經營目標制定;強化預算執行和動態過程管控,不斷完善預算執行、監督體系,構建和完善涵蓋各板塊的預算指標過程體系,同時加強預算評價與考核落實考核結果應用。二是嚴格成本費用支出,持續突出降本增效,確保每分錢都花到刀刃上。深挖生產經營各環節降本增效潛力,同時大力爭取增量政策資金,分毫必爭增效益,持續提升公司資產收益水平。
問題2:公司在改進財務管理方面有什么措施?
一是促進應收賬款的回收,公司定期召開專項會議,并自建回款云平臺,借助化債政策,全力跟蹤督促回收工作,以延緩應收賬款的增長趨勢。二是降低存量債務成本,通過統籌財務資源,制定全面的融資規劃,充分利用城發環境在信用評級及存款儲備方面的優勢,通過多元化的合作模式降低債務成本。三是降低資產負債率,2024年公司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面轉入運營階段,通過穩定的垃圾處理量,提升運營效率,增加凈利潤,從而優化財務結構。四是注重成本管控,優化生產指標,全過程預算管控支撐公司經營,強化成本管控,有效促進年度經營目標的實現。五是開展費用管控,深入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前瞻管理月度預算,及時進行滾動預測和季度分析,強化預算管控,確保預算目標的達成。六是業財融合資產管理創新,加速業務與財務的融合,梳理并輸出多項業務流程全景圖,形成業財融合標準化手冊,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并構建符合公司現狀及未來發展需求的預算指標庫、表單模型,實現財務轉型從核算型向價值創造型的跨越式發展。
問題3: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投資者關系管理方面未來有哪些規劃?
城發環境嚴格履行上市公司職責,建立健全投資者關系管理體系,嚴控信息披露質量,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不斷優化市值管理工作。一是進一步搭建內部董秘運營體系,開展“董秘服務團隊訓練營”培訓活動,提升董秘團隊專業水平,規范信息披露與投資者管理行為。二是持續加強與投資者互動溝通,承辦了深交所“踔厲奮發新征程投教服務再出發——走進上市公司”河南站及新疆站兩場專場活動,并舉辦線下年度業績說明會,榮獲第十八屆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評選成長百強稱號。公司將不斷強化戰略定位與業務聚焦,強化“國際化科技環保集團”標簽,結合“黃河生態保護”“無廢城市”等國家戰略,突出公司在區域環保治理中的重要性。加強市場溝通與預期管理,制定穩定的分紅政策傳遞盈利信心,做實做深ESG治理及披露,精細化IR管理,建立市值管理機制。
問題4:公司在供排水一體化戰略上取得了哪些突破性進展?
2024年,面對近年來供排水市場化產業變革,公司主動靠前、全力推進省定戰略任務,牽頭編制全國首個省級《供排水一體化整合方案》,推動5項省級系列政策出臺。組建整合主體信陽城發水務有限公司,將區域64萬噸供排水項目全部納入統一運維管理,以“城發方案”實現了全省首個地級市信陽試點“破冰落地”,打造了“一城一企”供排水一體化樣板,“一城一網”智慧管控平臺建設持續開展,通過模式復制實現管理規模快速擴張,連續中標信陽市縣、鞏義、長垣等污水項目,運營管理規模翻番,其他地市項目有望批次落地,有望成為城發環境發展新的增長極。
問題5:請介紹下一步公司再生資源業務發展規劃及業務進展。公司將以“兩網融合、利他共生”為核心理念,采用“智能回收+智慧物流+精細分揀+高值利用”的創新模式,搭建“嘚嗒回收”線上回收平臺,承載服務、溯源功能,構建三級網絡,編織回收利用“一張網”,助力全省再生資源實現全面回收、精細分揀、高效中轉、高值利用。
目前,公司已在鄭州、許昌等地落地項目。鄭州再生資源分揀中心項目聚焦“智能回收、智慧物流、精細分揀”,致力于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許昌循環經濟產業園推進“精細分揀、高值利用”,打造中原循環經濟創新高地。項目將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再生資源行業轉型升級、促進垃圾分類持續開展和助力“無廢城市”建設等方面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
問題6:公司下步科技創新和數智化建設方面有什么思路?
科技創新是一項重要國策,也是我們企業下一步向數字科技型企業全面轉型的重要抓手。近兩年我們非常重視此事,立足長期主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并成立了3060研究院和博士后流動站,目前我們招聘了5名博士,計劃在研發中心一樓建立年輕人創業孵化器,做優做實公司申報的省級實驗室,與高校合作、與幾個投資基金共同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同時建立環保產業技術資源聚合平臺,聚焦以技改提升、工藝提升、技術探索等方式,推動公司實現科技降本和科技增收。
數智化建設方面,公司依托城發數智轉型圖譜,加快推進數智轉型。一是借力數字化打通業務邊界和層級壁壘,實現管理流程融合再造,打造自動實時可視的一體化數智管理平臺。二是復制“智慧電廠”“智慧環衛”等大批數智化標桿項目開發經驗,推動“智慧+”應用。三是深化與互聯網龍頭企業合作,孵化“環保智能云”,建立“環保大模型”,加快打造對外輸出的數字化服務體系和產品,實現環保產業產數融合新突破。
問題7:高速公路板塊未來發展計劃,還有沒有新的投資計劃?還是主要保持當前三條公路的穩定運營?
目前,高速公路板塊所屬的三條公路運營良好。公司結合政策和市場變化情況,前瞻開展政策研究,進行高速公路改擴建可行性論證的前期準備工作。同步創新探索服務區建設升級,豐富服務區業態,利用路域資源和沿線設施,開發光儲充等路衍經濟項目,具體情況公司會及時公告。
問題8:貴司2025年度有無定向增發等融資需求?
目前公司已經提交了“關于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辦理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股東會議案,正在等待股東會審議,后期根據公司發展需要,如有需求則進行統籌安排,具體情況公司會及時公告。
問題9:收購傲藍得公司后,對公司的經營會帶來哪些影響?
收購傲藍得是公司邁向行業前列的重要舉措。傲藍得公司是省內的環衛龍頭公司之一,在河南省內環衛市場有較強影響力。城發環境收購傲藍得,屬于強強聯合,收購完成后將會給公司帶來以下影響:
一是為公司注入新的盈利增長點。傲藍得自身具備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表現,收購傲藍得后有助于公司環衛業務做大體量,具備更強的市場拓展及項目運營能力,承接近年來持續釋放的環衛市場。
二是有助于協同推動公司存量資產質量提升。傲藍得注入業務與公司存量業務具有良好協同效應,既可為公司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拓展垃圾,亦可與循環資源回收項目“兩網融合”。
三是將為公司后續業務拓展提供支撐。傲藍得項目多位于鄭州、蘇州、無錫等地區,具有廣闊的市場拓展機遇。
問題10:公司如何看待目前應收賬款情況?
截止2025年一季度,公司應收賬款約40億元,是垃圾處理費和國補及省補電費等應收賬款隨著項目運營規模和營業收入的提升而相應增加的必然結果,可能導致經營性現金流承壓、資金周轉效率下降及壞賬計提比例提升,但基本屬于高信用等級的應收賬款。
關于應收賬款的解決,一是抓住國家關于應收賬款的政策性措施,比如去年年底的化債政策。借助城發環境的國有平臺屬性優勢,公司一些外欠項目被列入化債清單。二是建立公司內部機制,這對每個項目經理都有所要求,應收賬款直接與工資、獎金、票子和帽子掛鉤。三是加大使用者付費比例,比如改供熱后直接供給用汽的工業用戶和民用商戶用戶,快速回籠資金,利潤也更可觀。四是考慮利用資本市場解決,公司正在研究國補問題,即ABS發行等資產證券化手段,當然也存在一定程度上技術障礙。
問題11:公司下步業務布局方向是什么?
2024年下半年,城發環境召開了戰略研討會,梳理了公司現有業態,我們根據業務發展和能力成熟度,將現有業務劃分為基石、成長、探索和存量業務,未來公司將做大基石業務、發展成長業務、培育探索業務、轉化存量業務,優化調整現有業務布局。具體來說:
(一)做大固廢基石業務
當前固廢業務已成為公司發展基本盤,下步公司將依托靜脈產業園布局,配套環衛、供熱供汽、餐廚污泥和醫廢項目,打造“前端覆蓋+末端協同+橫向拓展”的一體化“大固廢”產業生態,提高一站式環境綜合處置能力;同時,加大力度并購優質垃圾發電項目,發揮公司專業化能力優勢,緊抓市場契機,提升公司固廢市場占有率。
(二)發展成長業務
主要包括水務、再生資源回收、城市服務、海外業務。
——水務業務方面,為解決河南省供排水資源碎片化和孤島問題,還有建設標準和運營管理標準不同等問題,“國有使命、企業屬性”的定位在這一業務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們主動對接、高位謀劃,經過一年的打磨,在信陽等地成功打造了供排一體化試點,下步將緊抓政策窗口期,以全省供排水一體化工作為抓手,加快整合省內供水污水項目,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會有比較快的發展。
——城市服務業務方面,實際上環衛業務已經連續三年發展,收入利潤翻倍。近期我們完成了宇通重工下屬公司傲藍得環衛的收購,通過這個項目使得我們在鄭州市、無錫市、濟寧市的市場份額有了突破,城市服務業務市場占有率在省內也做到了頭部,如果今年情況樂觀,營業收入將會有大幅增長。
——再生資源回收方面,環衛工作實現了垃圾分揀收運網絡與再生資源回收網絡的“兩網融合”,我們還要繼續做深兩園融合,即循環經濟產業園與靜脈產業園的融合。如何操作呢?公司致力于打造一個科技類電子交易平臺,在平臺上完成撮合交易。實現這個業務,一是解決算法流量等各個方面匹配需求的技術問題,我們正在與國內最好的企業合作推進這件事。二是解決政策性問題。大家都知道收破爛是隱性經濟,通過電子交易平臺將業務規范起來,變得真實可追溯。加快編織全省再生資源回收“一張網”是一件共贏的事情,成為公司“二次創業”的重要抓手。
——海外業務方面,公司將把握海外業務藍海市場機遇,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海外市場。
(三)培育探索業務
公司將積極前瞻性布局與公司產業融合的新賽道,比如環保裝備制造、飛灰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場景、碳交易等業務,按照“小規模試水,分輪投入”的原則,建立新技術、新模式、新業務的篩選“漏斗”,盡快跑通商業模式,為規模化發展創造條件。比如我們今年做了一件事,拿到了東鍋城發的控股權,公司準備將其打造成為環保行業配套的裝備企業,正在研究并開發新產品,包括錘式擠壓機等。
(四)轉化存量業務
持續發揮交通業務現金流支撐作用,做好環保集成服務業務的內部協同,加快退出非主營業務領域。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靈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