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海市首座全新規劃、全新建設的“安全優質、創新智慧、高效節能、綠色生態”凈水廠——臨港水廠正式通水,標志著臨港新片區形成供水新格局,百姓的用水安全和用水品質得到極大提升。
臨港水廠
多屏障、多措施確保高品質供水。臨港水廠一期設計規模為20萬m3/天,原水從青草沙優質水源地引入,采用“預處理+常規處理+深度處理”的全流程處理工藝,滿足了居民對飲用水品質高、口感好的生活需求。
臨港水廠運用新一代信息化技術打造了與物理水廠同步仿真運行的“數字孿生體”,建立了BIM三維可視化的全新運營決策與管控模式,打通了水廠設計、施工、運營階段的數據壁壘,改變了傳統模式下各階段信息脫節現象。數字孿生體將多系統數據融合,實現流動與共享,管理人員能夠隨時隨地通過線上的孿生水廠查看物理水廠的運行態勢、工業畫面、指標數據、人員位置、設備狀態以及各類報警情況,及時發現運行異常并開展在線調度;運維人員能夠借助“數字孿生”完成線上巡檢、遠程排障,讓現場場景“看得清、察得明”,讓水廠的管理進入“敏捷響應、協同高效”的新階段。
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下,臨港水廠對標國際,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貫穿生產全流程的智能控制,使得水廠能夠按需生產、精準調控,在穩定產水品質的基礎上實現生產能效的優化和低碳運營。基于AI驅動的智能加礬、智能濾池、需水量預測和智能泵組模塊具備自學習、自優化的能力,降低了水廠的物耗、水耗、能耗,實現混凝、沉淀、過濾、加壓等工藝環節,調整更及時、運行更經濟,在節能降碳的同時可以達到少人或無人的運行狀態。
臨港水廠全域利用人臉識別、UWB毫米波定位、人員健康監測、設備預測性診斷、無人機追蹤等先進技術手段,為水廠構建了“全息感知、統一預警、智能聯動”的立體安全保障。實現了人員厘米級精準定位、非法人員100%識別、員工心率血氧24小時跟蹤,當發生緊急情況時現場人員可以發出一鍵求助呼叫,管理人員迅速定位廠內人員,保障應急撤離及時、無遺漏。同時,建立了設備故障預警診斷體系,通過對設備振動、溫度、噪音等要素的監控,結合深度學習智能算法,預判95%以上泵機故障并診斷其原因,實現對設備的預測性維護,保障設備健康運行。水廠還利用無人機為安防提供高空視角、快速移動搜索及持續跟隨的偵察能力,全面保障臨港水廠運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