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共成長丨“AI+”賦能,海天讓治水變“智水” 天府發布 關注 2024-09-12 14:45 四川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字號 本篇文章約1520字,閱讀需要4分鐘 “兩年多的時間,我們在親水、親綠、親自然的環境下辦公,同時我們也打造了綠色場景,就像我們的樓頂花園,有山有水,還有多種綠植,與興隆湖畔遙相呼應。這樣的環境,讓我們工作生活都十分舒適。” “實時監測、智慧巡邏,24小時不間斷,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近200座水務環保工廠實時數據……” 作為天府新區首家A股主板上市企業,海天水務集團股份公司(簡稱海天集團)研發總部搬遷至興隆湖兩年間,一路向上、不斷突破難點,完成了水務系統的全面升級。目前,其智慧水務系統已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AI環保專家上線 24小時不斷檔 “過去,我們的生產調控依賴現場經驗和人工計算,精神高度緊繃,容不得絲毫差錯。”海天集團辦公室副主任李亦心說,在引入AI技術后,智慧水務系統能夠依據水質、水量以及工藝條件的變化進行智能決策和智能運行,宛如一位不知疲倦、全天24小時運轉的AI環保專家。 ↑海天集團研發總部智慧水務數據運營中心 據了解,海天集團以供水業務及污水處理業務為主要發展方向的綜合環境服務運營商,已在全國范圍下轄子公司40余家,其由集團總部和4個國家級研發平臺組成,包括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全國循環經濟技術中心等。 如今,海天集團近200座水務環保工廠運行管理工作,依托智慧水務系統進行實時監視與管控,效能顯著提升。李亦心說:“為了更好地了解廠區運營管理情況,海天集團打造了九大專題板塊,如供水總覽、排水總覽等,對所有污水處理廠的生產及實時數據進行橫向及縱向對比,數據共享互通,聯合多途徑分析能力,建立數據模型,實現水務業務自動化改造。” “我們的智慧水務系統能夠實現從進水到出水的全過程可視化,根據水務模型,結合廠區的運行情況,部署AI算法模型,可高精度地進行水質預測、多維度的預警,并實現智能化自動運行。”李亦心表示:“同時還將虛擬與現實相結合,打造了一套數字孿生系統,通過自動巡檢,提質增效,確保安全。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讓數據多跑路,讓用戶少跑路,結合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集團的服務質量,讓用戶滿意。” 不僅如此,通過大屏實時監測,智慧水務系統還可根據污水處理廠實時運行情況,自動綜合優化風機風量、藥劑投加、回流等全程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風險,使水務管理更加高效和安全。 厚植綠色生態本底 在光伏發電、生活垃圾處理等方面進行探索 其實,早在2021年剛落地天府新區時,海天集團就在計劃智慧水務系統的研發建設。李亦心說:“2023年上半年,我們的智慧水務系統正式上線,通過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水務運營從精細化、低碳化邁向智能化運營,不僅有助于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還十分貼合天府新區生態、綠色、環保的特點。” 生態、綠色、碳中和……對于海天集團來說,這些特點不只是體現在水務領域。在海天集團大樓頂層,還藏著一處小公園,這里別有洞天。 “兩年多的時間,我們在親水、親綠、親自然的環境下辦公,同時我們也打造了綠色場景,就像我們的樓頂花園,有山有水,還有多種綠植,與興隆湖畔遙相呼應。這樣的環境,讓我們工作生活都十分舒適。”李亦心說。 天府新區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這十年來,公園城市形態日趨完善,從規劃圖變為實景圖,看到新區越來越好,李亦心作為新區的一分子也倍感自豪。她表示:“海天集團在加強主營業務技術研發的同時,在光伏發電、生活垃圾處理、污水水質采樣及污水資源化利用等方面進行探索,不斷增強自身實力,為更多地水生態環境保護注入科技力量,守護祖國的大江大河。” ▸建成后,預計降溫1.5℃▸企業擴大園區用地問題如何解決?早上調研,下午就出方案▸限時免票!都江堰、西嶺雪山景區官宣記者:劉倩婷 編輯:侯濤閱讀原文繼續滑動看下一個輕觸閱讀原文 天府發布向上滑動看下一個 原標題:《十年共成長丨“AI+”賦能,海天讓治水變“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