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日照:12萬噸污水竟為企業省出200多萬元
中國發展改革2024-12-26 11:42
12月23日,在中紡糧油(日照)有限公司,順著公司工程小組總監王平手指的方向望去,20噸污水通過不銹鋼管道流向污水處理廠。很快,這些污水將變為補充碳源。作為全省首個糧油領域的污水碳源綜合利用項目,該公司簽署污水直接納管協議一個多月來,已累計消減使用電力8.9MWh,對應消減二氧化碳排放量7.7噸。
作為從事大豆油生產的食品加工企業,中紡糧油配套污水處理車間的日處理能力為500噸。以往,需內部處理達標后經市政污水管網再進入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以每立方米19元的成本計算,每年處理12萬噸污水需要耗資228萬元。
“雙碳”背景下,如何高效、高質處理污水?日照市在國家沒有糧油領域污水專項處理政策的前提下,依托《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技術導則》等政策法規,將減污降碳協同處理精神與污水處理廠對碳源的需求相結合,變中紡糧油的廢水為污水處理廠補充碳源的“藥引子”,蹚出一條綠色循環發展之路。
“以前要請專業人員處理,現在污水通過管道直接流走,節省出的人力也能在其他崗位創造價值。”王平感慨地說,企業原本用于污水處理的機器已不需運行,土地可再用于生產,“一年下來,區域碳排放量能減少92.73噸,相當于近萬棵樹的碳吸收量。”
污水資源化利用,污水處理廠也是受益方。“企業污水作為碳源的替代補充,可用于氮的去除,再利用于日照港、園林環衛等領域,同時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日照城投環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污水處理廠副廠長魏玉亮表示。
既符合“雙碳”背景下處理污水的新思路,穩定發揮減排效益,又能實現生態、社會、經濟效益“三贏”。其實,作為山東省減污降碳試點城市的日照,一直在進行環境治理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探索。
今年7月,青島啤酒(日照)有限公司和世濤(山東)科技產品有限公司兩家啤酒企業與日照城投環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簽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戰略協議。兩家啤酒企業的污水經預處理后,通過專用污水管網直接排入污水處理廠提供碳源補充,年可減排二氧化碳880噸。
變污水為碳源,實現減污降碳的雙贏!對此,日照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宋君深有感觸:“既解決了企業污水處理問題,又緩解了污水處理廠對碳源的需求,同時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是綠色循環、多方共贏之措。”(蔣月陽 許曉)(日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