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化清流 匠心護長江 巴南區李家沱污水處理廠筑起堅實防線
來源 : 上游新聞
在長江經濟帶蓬勃發展的宏大篇章中,生態保護無疑是濃墨重彩的關鍵一筆。李家沱污水處理廠作為重慶市巴南區的重要環保企業,十余年來,憑借著不斷革新的技術與不懈的努力,為長江的生態環境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線。在提升污水處理能力、改善水質方面成果斐然。

自2007年李家沱污水處理廠正式投入運行以來,便開啟了一場持續升級的奮進之旅。最初,其設計處理規模為4萬噸/天,僅能滿足周邊部分區域較為基礎的污水處理需求。然而,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以及環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為了更好地承擔起保護長江水環境的重任,二、三期工程建設緊鑼密鼓地展開并相繼投入運行。這一過程中,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不斷引入,處理工藝持續優化,使得處理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躍,日處理量穩步增至12萬噸/天,極大地增強了李家沱街道、花溪街道、龍洲灣街道和南泉街道等片區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處理率,讓更多原本可能流入長江的污水得以有效凈化。


在工藝選擇上,李家沱污水處理廠采用了業內領先的CAST工藝(循環式活性污泥法技術)和A/A/O+MBR工藝。CAST工藝通過獨特的循環式運行方式,使得活性污泥在不同的反應階段充分發揮作用,對污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進行高效去除。而A/A/O+MBR工藝則進一步強化了處理效果,其中A/A/O工藝利用厭氧、缺氧、好氧環境的交替,實現了對污水中各類污染物的深度分解與轉化,MBR超濾膜則如同精密的篩子,將微小的懸浮物、細菌等雜質徹底截留,確保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由于該廠尾水直接排入長江,這一高標準的處理工藝對于減少長江污染物的排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猶如為長江水注入了一股清澈的“源頭活水”,有效改善了長江的水質狀況,讓母親河的水生態系統得以逐漸恢復生機與活力,為長江經濟帶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生態基礎保障。


上游新聞 譚柯 實習生 殷珺 通訊員 郭進 吳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