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污水收集技術:非重力系統引領新質生產力綠色發展
清環拓達(蘇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12月8日,一場備受矚目的盛會——“百城千企”新質生產力發展交流研討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吸引了眾多企業家和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此次研討會不僅是一個交流的平臺,更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契機,它為來自不同城市、不同企業的代表們提供了一個深入探討和分享經驗的寶貴機會。
新質生產力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之一。新質生產力的特點在于創新,關鍵在于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在此次研討會上,與會者圍繞如何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他們探討了如何利用創新思維和技術手段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如何培育新興產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以及如何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等。
這些討論和交流活動不僅為參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和交流機會,也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與會者一致認為,只有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完善產業體系,加強政策支持,才能真正實現新質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雜志社社長、總編輯韋大樂發布并介紹了《2024新質生產力發展報告》,同時頒布“百城千企”新質生產力優秀案例,清環拓達(蘇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非重力排水系統在市政領域的創新應用”榮譽入選。


本次入選不僅代表了對公司實力的肯定,也象征著其在智慧水務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公司憑借其在污水收集處理和水資源循環利用方面的創新技術,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非重力排水系統作為污水收集行業中的新質生產力,其創新之處在于利用負壓原理,通過負壓管道系統將污水或雨水吸入集水池,再通過泵站將污水或雨水提升排放到指定的地點。這一過程中,無需依賴重力作用,減少了傳統重力排水系統對地形的依賴,從而在復雜地形條件下也能高效運行。這種系統不僅提高了污水收集的效率,還降低了建設和維護成本,為城鎮污水的收集與處理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非重力排水系統是一種新興的排水技術,不僅為傳統的重力排水系統提供了重要補充,更在某種層面上引領了一場技術革命。
一直以來,清環拓達(蘇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都致力于在中國市政、農村、旅游景區及老城區改造等領域推廣非重力排水技術,堅持根據現場需求,因地制宜提供定制化排水及污水處理解決方案。如特殊地域的市政雨污分流——上海奉城老街雨污混接改造工程、中國最大的真空黑灰水源分離收集與處理項目——天津市寧河區七里海保護區27村黑灰水分離非重力收集項目、古村落5A級旅游區——黟縣西遞民宿及寫生基地水污染整治項目(一期)EPC項目等,這些項目都有效解決了傳統重力排水系統的局限性,充分展示了清環拓達在管線設計、施工效率以及成本控制方面的卓越能力,其管線靈活、流速快、密閉系統、工期短、造價低、智慧化的特點,也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評價。
與此同時,為提升非重力排水系統的推廣品質,清環拓達也在持續不斷地參與相關標準與規范的制定工作,目前已發布并實行的有:《農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術規范》DB34/T 3911-2021、《真空排水集成設備通用技術條件》GB/T 43298-2023、《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程》T/CECS-2023。
至此,清環拓達還將繼續著眼于未來,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繼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拓展智能監控、大數據管理等技術在非重力排水系統中的應用范圍,引進更多高端人才,推動智慧水務技術的迭代升級,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環保的水處理解決方案。公司將繼續秉承“創新、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推動污水收集處理行業的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力量,為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