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市甘州區:堅持標本兼治 加快推進地下水超采治理
□通訊員 付玉飛
今年,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以打造新時代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新標桿為契機,堅持標本兼治,通過統籌地表水、控制地下水、用好再生水,全區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成效顯著。
從高空俯瞰,甘州區畜牧產業園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項目調蓄池,水面波光粼粼,與遠處的祁連雪山倒影交錯,相互輝映。
甘州區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項目畜牧產業園調蓄池
“甘州區畜牧產業園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項目調蓄池,總庫容410萬立方米,主要是通過引用地表水替換地下水,從根本上解決畜牧產業園區6.3萬畝耕地地下水超采灌溉問題,每年可減少區域地下水開采1310萬立方米。”甘州區上三渠水利管理所所長張鵬弟介紹。
而這,只是甘州區實施地下水超采區治理眾多舉措中的其中一項。
以建好“水盆子”為抓手
甘州區全力搶抓國家投資水利建設的利好機遇,按照優先使用地表水的原則,將高標準農田提升改造項目和水利“四抓一打通”項目有機結合,穩步推進水資源優化配置暨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項目建設。截至目前,畜牧產業園調蓄池、龍首調蓄池建成聯合調度,豐蓄枯用;二壩水庫清淤增容工程,西浚灌區調蓄池、沿河調蓄池已建成蓄水,將歷史性解決長期以來受益區農業灌溉“卡脖子旱”的問題,為實現全區地下水水位企穩回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前甘州區農業灌溉主要采取粗放型、大流量、短時間的大水漫灌的方式,現在我們農業灌溉主要采取精細化、小流量,多輪次的小水滴灌。”甘州區水務局局長趙乾升介紹說,“農業灌溉方式的變化,倒逼我們要加快骨干調蓄水利設施建設。下一步,我們將聚焦現代水網體系建設,持續優化區域水資源配置,加快推動謀劃的神沙窩、老寺廟、新浚、西洞等調蓄水庫和甘州區大滿灌區石崗墩灘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項目落地實施。規劃到2026年,全區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項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可有序實現年壓減地下水取水量7300萬立方米左右。”
以實施“井轉河”為重點
甘州區聚焦地表水輸配通道和水資源調配工程卡口、堵點,加快水源置換工程建設。在地表水源條件好、保障程度高的區域,增加調蓄池建設,提高地表水的供水能力,引導農業灌溉實施“井轉河”供水。
2024年,全區共建成“井轉河”小型水利工程117個,覆蓋面積達8.08萬畝,新增蓄水能力122萬立方米。隨著水資源管理從“井”到“河”的綠色轉型,將有效減輕全區地下水開采壓力,逐步恢復地下水位,促進地下水采補平衡。
以利用“再生水”為補充
甘州區搶抓國家首推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的重大機遇,充分挖掘再生水在工業、農業、市政雜用等方面替代地下水的潛力,結合全國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和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建設,按照“以需定供、分質用水、分類利用”原則,統籌推進水生態治理項目、元寶楓國儲林基地等6個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項目和中水入城工程,全年再生水利用量達1300萬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了40%。再生水循環利用,可有效壓減地下水開采量,促進甘州區經濟、社會和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
下一步,甘州區將持續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統籌全面節水、科學管水、計劃用水、系統治水的工作舉措,加快推進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奮力打造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治理節約集約利用示范區,不斷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州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24年12月11日
作者:付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