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安徽省規模最大在肥西
近日,肥西縣“無廢城市”建設受到媒體關注,合肥晚報通過半版新聞報道了正在實施的靜脈產業園項目情況。
該項目是安徽省巢湖流域污染治理重點項目之一,也是肥西縣以“靜脈產業”推動垃圾正確歸位、達成資源順利轉化的關鍵項目,由肥西產城控股集團下屬再生資源公司負責實施。
填補肥西空白 助力可持續發展 |
靜脈產業園位于肥西縣花崗鎮蔡沖村,園區規劃占地553.8畝、總投資22.78億元,是目前安徽省規模最大、產業最全的靜脈產業園。不僅可滿足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餐飲廚余垃圾處置、市政污泥干化、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等功能,還可實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成為環保宣傳教育基地。
園區正在建設的項目共三個:合肥西部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肥西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綜合整治工程(治理占地105畝的垃圾堆)、合肥市污泥協同處置特許經營項目。項目完成后可消除所在地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源,實現存量塑料垃圾減量和固體廢物處置利用,逐步恢復所在地生態環境,確保巢湖上游水質,實現綠色發展。
其中,合肥西部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計劃下月開建,助力合肥“無廢城市”建設。
安徽省規模最大、產業最全的靜脈產業園在肥西 |
2020年5月,肥西縣對原垃圾填滿場進行臨時封場。
2013至2020年期間,肥西縣原垃圾填埋場填埋了全縣生活垃圾約103.44萬立方。隨著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運營,肥西縣于2020年5月對其進行了臨時封場。
2023年8月,肥西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綜合整治工程啟動建設。
2023年8月10日,靜脈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計劃工期為3年。根據規劃,其中的肥西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綜合整治工程擬對這103.44萬立方的存量垃圾,采用“開挖焚燒+滲濾液全量化處理+篩分綜合利用+生態修復”工藝進行治理。建成后可逐步恢復所在地生態環境。
2024年6月底,合肥西部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即將開工。
該項目將處理規模為57萬噸的垃圾。項目建設擬分三個階段實施:建筑垃圾綜合處理廠房于今年底建成,可回收垃圾分揀中心將于明年上半年完成,配電房、地磅房、道路、廣場等將于年底正式運營前完成交付。項目旨在建設現代化的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等城市固體廢棄物收運及處理體系,建成后將對提升肥西縣環境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以及合肥市建設“無廢城市”有著很重要的社會意義。
Tips:何為“靜脈產業”? |
靜脈產業,即資源再生利用產業。是以保障環境安全為前提,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目的,運用先進的技術,將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物轉化為可重新利用的資源和產品,實現各類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的產業,包括廢物轉化為再生資源及將再生資源加工為產品兩個過程,如同人體將含有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臟的靜脈一樣。靜脈產業是當前具有相當潛力的產業之一,不僅可以解決廢棄物快速增長帶來的環境難題,也將成為地方經濟新的增長點。
審核:趙兵丨二審:魏心怡丨一審:樊惠丨編輯: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