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美麗河湖丨大慶松花江肇源段:做活水文章 答好生態卷
源分長白波流迅,
支合烏江水勢雄。
木落霜空天氣肅,
旌麾過處映飛虹。
松花江肇源段的起點,就是清代康熙皇帝在康熙二十一年東巡時,忍不住駐足吟詩的——三岔河。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的水與吉林長白山天池的水在這里匯流后,奔騰不息,向東流去。
近年來,大慶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三水統籌”治理,將松花江保護和治理作為全省經濟工程和民生工程來抓,做好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水文化文章,保障了水域環境常態管護,長治久清。

松花江肇源段,區段全長124公里,年均徑流量377.7億立方米,沿岸耕地總面積85.7萬畝,年產量8億斤,是松嫩平原地區重要糧倉。在水域環境治理過程中,強化頂層設計,實行高位推動。省級層面頒布了松花江水污染防治條例,編制松花江“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大慶市制定“十四五”水生態保護規劃,設置松花江保護專章,建立了肇源和吉林省松原聯防聯控機制。

目前,松花江肇源段月監測數據穩定保持在Ⅱ-Ⅲ類水質,水質改善成效明顯,區域水資源總量充沛,吸引了大批珍稀鳥類繁衍生息,珍稀鱘魚等魚類重現江中,呈現出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嚴格實施區域管控,開展松花江“四亂”清理、春清河湖等多個專項整治行動。2020年以來,共清理違建房屋89處、改成大棚、牛舍22處,清理垃圾49處,累計整治160處河湖“四亂”問題。同時,開展常態化監管,促進河湖面貌向好發展,先后清除松花江肇源段國堤外的砂石堆放點23處,共計110余萬立方米;清理保護區內違規耕地25.94萬畝,并加大漁政執法管控力度,嚴格落實禁漁期制度。


全面強化綜合治理污染工作,2019年以來完成沿江6個污水處理站建設,2020年生活污水提標改造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2023年啟動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設69.6公里雨污分流管線。區域沿江4個鄉鎮、40個行政村村級糞污收集點全部建設完成,實現畜禽糞污收集全覆蓋。沿江鄉鎮建設化肥減量增效“三新”集成配套示范區3.22萬畝,推廣防風節藥噴頭380套。對排污口安裝監控攝像頭,實現24小時自動化可視化監管。


在優化生態功能上,開展了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作,先后實施黑龍江省肇源縣ZY02、新站鎮靠山村侵蝕溝綜合治理專項建設項目。“十四五”期間,沿江累計造林164.6畝,區域累計退耕還濕25.9萬畝,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同時,全面構建人文景觀,改善人居環境。打造國家AAA級西海濕地公園,公園規劃面積達到174.6公頃,為群眾打造了水清岸綠的城市水生態空間。
原標題:《省級美麗河湖丨大慶松花江肇源段:做活水文章 答好生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