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這是國家在科學技術領域設立的最高學術榮譽,且為終身稱號。2023年,這兩個院系共新增了133位院士,其中中國科學院新增59人,中國工程院新增74人。

至今,中國科學院院士總數達87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為978人,整體而言,我國獲此殊榮的院士人數已超2800人。院士群體在推動我國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那么,你知道哪些中國城市的院士人數最多嗎?這里的統計是根據院士的出生地來排名的,我們發現在前十名的城市中,有七個城市位于長三角區域。

到2023年為止,出生地在前十的中國城市依次是寧波、蘇州、無錫、上海、紹興、福州、常州、南通、北京和長沙。寧波以121名院士位居首位,緊隨其后的是蘇州,院士人數為105。寧波和蘇州是院士人數超過百人的兩個城市。無錫和上海分別有95名和92名院士,居于第三和第四位。紹興、福州、常州的院士人數分別是83人、74人和61人,分別排在第五至第七位。南通、北京和長沙的院士分別有54人、51人和47人,排在八到十位。

在這十個城市中,位于長江三角洲的城市有上海、寧波、紹興(均屬浙江省)、蘇州、無錫、常州和南通(均屬江蘇省)。而位于長三角以外的城市包括福建省的福州、北京市和湖南省的長沙。這十個城市共有783名院士,大約占全國總院士數的近三成。

關于長三角地區為何能孕育出如此多的院士,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該區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從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到春秋的吳越文明,該地區一直重視文化教育,形成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其次,長三角地區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優越,地形平坦,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季,適宜農業發展,古稱魚米之鄉。地理位置上,長三角處于長江入海口,臨近海洋,交通便利,歷史上一直是對外開放的前沿,有助于思想的交流和創新。最后,近代以來長三角經濟迅速發展,工業基礎堅實,種類繁多,發展水平領先,為教育和科技創新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和環境,利于人才的培養和成長。


這種地域、文化及經濟的綜合優勢,使長三角成為培養和吸引院士人才的熱土。
來源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117949225590732686%22%7D&n_type=-1&p_fro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