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1. 城市污水系統污水濃度和集中收集率: 用水量, 外水量和污水廠處理能力;
報告人:曹業始 博士。外國專家高端人才(A類), “中國城市污水系統提質增效和更新改造”國際合作項目發起和牽頭人。新加坡公用事業局(PUB)前首席專家。國際水協會士(IWA Fellow), 國際水協(IWA)營養化去除與回用(NRR)專家組領導小組成員, 國際水協IWA全球發明大獎(PIA) (城市污水主流氨厭氧化處理技術)獲獎國際團隊新加坡PUB樟宜(Changi)項目負責人。世界銀行環境咨詢顧問。
發現 Grϋneck污水廠:COD接近750,雨季無溢流,能源自給
Kläranlage-Grϋneck污水處理廠位于德國慕尼黑北部,服務區包括Unterschleissheim市和Eching和Neufahrn等市鎮, 約100平方公里. 服務人口約74000人。收集到污水通過支管與約230公里長的主管相連, 輸送至污水處理廠。排水系統是純分流制管網,污水廠出水直接排放到Isar河,暑假期間人們可以在河中游泳。
服務區居民人數:70000人
當量人口:160000
峰值流量(雨季):480 L/s或40000 m³/d
服務區供水:11000 m³/d
峰值污水/供水 (污清比):3.6
Kläranlage Grϋneck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總量:3851158 m³/a, 日均10551 m³/d.
旱季處理量:2843287 m³/d,7790 m³/d.
峰值流量:11000000 m³/a,30136 m³/d.
實際峰值系數 (峰值流量/日均處理量): ∽3.0
管網年平均外來水比(I/I):15%, 年降水量:982.8mm
特點一:雨/旱處理量比 3,無溢流
污水廠處理工藝環節包括格柵、除砂、初沉、活性污泥和好氧滴濾池、二沉池, 過濾和消毒,主要去除COD、氮、磷和病原體。2023年污水廠進水和出水質數據如下。
該廠服務范圍內的排水系統是純分流制管網。雨/旱處理量比為3,雨季進水全過程處理,無旁路,出水水質符合歐盟標準的要求。
為了減少雨水進入管網, 污水處理廠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積水區污水管網污水井入口的管理和雨水管網的及時清理。管網和污水處理廠均無溢流。
特點2:采用生物蓄水池進行出水毒性監測
污水廠出水的小部分流入一個小水池,每年春天該州Wielenbach養魚場的鯉魚(Karpfen)放入該水池喂養。秋季將魚捕撈,送往一個獨立的實驗室, 檢測重金屬和多氯聯苯等潛在有毒化學物質在魚體內積累情況。
生物蓄水池
特點3:基于污泥-餐廚垃圾共消化的能源自足
Grüneck污水處理廠通過與當地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合作,每天引入5.5噸餐廚垃圾,與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進行協同厭氧消化,從而提高了能量的回收率(電力和熱量)。即使廠方為食物垃圾的收集和預處理支付3歐元/噸的費用,也能獲得凈收益。
通過提高曝氣效率、協同厭氧消化和太陽能回收能源,2023從厭氧消化器回收的電力為0.44 KWh/m³,從太陽能回收的電力則為0.2 KWh/m³, 相對于耗電量0.64 KWh/m³,回收電力為全廠運行電力的101%, 實現全廠運行能源的自給自足。
厭氧消化反應罐
致謝:Kläranlage Grϋneck污水處理廠管理層在現場考察期間提供的詳細介紹和考察之后提供的進一步信息和材料。
統稿 | 李艷茹
審核 | 許俊儀
統籌 | 未來新水務工作組
-END-
https://mp.weixin.qq.com/s/x6M0v8W2nkouW5Qxt-iR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