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領導關懷
毛偉明、杜家毫、謝建輝、吳桂英、朱忠明、張劍飛等領導,以及教育廳、科技廳、水利廳、交通廳、自然資源廳、團省委等共計30余位省、廳領導先后視察學院。2023年7月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來到長沙理工大學調研。在洞庭湖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毛偉明強調,要用好數字仿真技術,加強防洪場景模擬預測,提高智慧防洪能力水平。2018年時任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視察時叮囑學校要充分發揮水利學科優勢,搶抓機遇,更多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二、學 科
在湖南、江西、廣東和廣西等華南地區,我校水利工程專業設置最全,涵蓋水利、水運、水文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務、水信息,擁有湖南省唯一“水利工程”一級博士點、湖南省唯一“土木水利”專業博士點、湖南省唯一“水利工程”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市政工程”二級博士點。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水利工程”學科獲評B-,位列全國第15名,先后入選2018年湖南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項目“國內一流培育學科”、湖南省十四五重點建設學科,其所屬的“工程學”和“環境/生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已形成完整的“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水利人才培養體系,致力于培養“底色亮、實踐強、善創新、敢擔當”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和行業精英。
三、專 業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1956年開始辦學,先后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是湖南省唯一的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本科專業。已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我國第二個通過認證的港航專業,2020年艾瑞深校友會排名位列水利類一流專業全國第3,2021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7,2022年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位列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并列第4,2023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全國第6。
水利水電工程:1956年開始辦學,先后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首批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湖南省特色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已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21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14,2022年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位列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第18,2023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全國第11。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1956年開始辦學,入選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湖南省唯一的水文與水資源本科專業,2021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18,2023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全國第16。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1999年開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通過國家專業評估認證;2021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23,2023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全國第19,2024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全國第17,進入了A行列(前10%)。
環境工程:2001年開設,長沙理工大學重點建設專業,具有鮮明的水環境水生態特色,2022和2023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均評為B級。
船舶與海洋工程:起源于學校1979年開始本科辦學的“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和“船舶機械”專業,港航專業設有“海洋工程”方向,“船舶機械”與學校其它機械類專業融合,2017年新開設“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是湖南省唯一的船舶與海洋工程本科專業。
地理信息科學:2021年開設,面向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全面布局新工科領域人才培養,2023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評為B級。
四、師資隊伍
現有高級職稱教師47人,獲得博士學位教師89人,近50%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博士生導師16人、碩士生導師69人;全國優秀教師2名,國家級人才計劃青年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3人,交通部“吳福-振華”優秀教師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二、三層次人選各2人,湖南省省級人才計劃3人,湖南省“芙蓉學者計劃”2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計劃”2人,湖南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名,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12人,湖南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湖南省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1人入選湖南省科技人才托舉工程,湖南省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1個,湖南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
五、教學科研平臺
學院擁有中南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水利、水運、水環境實驗中心,建設有17個教學科研平臺,全方位服務于“底色亮、實踐強、善創新、敢擔當”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和行業精英培養。
■ 疏浚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洞庭湖分中心
■ 長沙理工大學廣東金東海集團國家級工程教育中心
■ 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 水沙科學與水災害防治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洞庭湖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環境保護河湖疏浚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
■ “智慧綠色水運水利教學科研”中國航海學會航海科普教育基地
■ 洞庭湖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 湖南省水利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水利工程湖南省實踐教學示范中心
■ 水利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 水安全戰略湖南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 水運工程湖南省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
■ 湘潭水文站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
■ 湖南湘江航運建設開發公司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
■ 五陵電力有限公司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
六、人才培養
1956年開始辦學,1979年開始培養本科生,1993年開始培養碩士生,2006年開始培養博士生,2020開展培養水利特崗生,“底色亮、實踐強、善創新、敢擔當”畢業生在“港珠澳大橋”“三峽工程”“大小洋山深水港”“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杭州灣大橋”“白鶴灘水電站”“錦屏水電站”“雄安新區建設”“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等眾多國家重點工程中表現出色,同時也是“斯里蘭卡港口城建設”“俄羅斯圣彼得堡布朗克港疏浚”“蒙內鐵路”等多項海外項目的主要技術骨干,成為了“交通強國”“一帶一路”“海洋強國”“美麗中國”“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開拓者和踐行者。
辦學六十多年來,學院培養了一大批水利系統業務精英、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大型國企央企管理骨干和眾多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涌現出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各級“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等杰出校友。2018年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欄目播出紀錄片《伶仃洋上的兩千個日夜》,采訪的10余位建設骨干中有兩位畢業于長沙理工大學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以《“三種精神”閃亮超級工地》為題報道我院畢業生奮戰于港珠澳大橋建設現場。2019 年我校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畢業生亮相央視《開學第一課》。2021年我校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兩位畢業生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并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