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環氧琥珀酸(PESA)對高硬度廢水生物處理系統的作用
- Performance of Polyepoxysuccinic Acid(PESA) in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High Hardness Wastewater
- 趙凱, 孔秀琴, 邢春霞, 鄧愛云
- 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 2013年35卷第3期 頁碼:121-125
- DOI:10.11835/j.issn.1674-4764.2013.03.019
-
紙質出版日期:2013-06,
收稿日期:2012-12-26
-
引用本文
閱讀全文PDF
掃 描 看 全 文
在化工、制藥、燃料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除含有高濃度的有機物外,還含有高濃度的鹽類物質[
目前,采用馴化活性污泥法處理高硬度廢水的研究雖有報道,但是大多數研究者只是單純的考慮鹽度即Cl-濃度對活性污泥法處理效果的影響[
本文主要研究綠色安全型阻垢劑聚環氧琥珀酸(PESA)[
1 材料與方法
1.1 廢水水質
廢水來自某明膠廠浸酸工藝與浸灰工藝后的混合廢水,其COD≈2 500 mg/L,[Ca2+]≈1.25 g/L,由于其pH>10,呈強堿性,不適合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長,所以用50% HCl溶液調pH至8左右,通過與自來水進行稀釋配比,調整后使進水水質COD在100~300 mg/L,[Ca2+]在110~280 mg/L作為進水水樣。
1.2 主要測試儀器
SVI:30 min沉降體積比;MLSS:重量法;CODcr:采用標準重鉻酸鉀法[
1.3 實驗裝置與運行參數
實驗在2L SBR反應器中進行,其中活性污泥400 mL。實驗的一個周期為24 h,分為5個階段,即進水、曝氣、沉淀、排水排泥及閑置階段,其中曝氣時間為22 h,沉淀30 min之后出水。因為要考察污泥增殖情況從而確定是否有污泥減量化效果,所以反應器在運行期間不排泥。
1.4 工藝流程圖(圖 1 )
1 活性污泥工藝流程圖
1.5 活性污泥及阻垢劑來源
1.5.1 活性污泥來源
選用蘭州市安寧七里河污水處理廠曝氣池污泥作為接種液,進行悶曝培養。
1.5.2 阻垢劑來源以及投加量
阻垢劑聚環氧琥珀酸(PESA)由蘭州市藍星清洗有限公司提供。阻垢劑的投加量在馴化過程中進行了多次單因素實驗,且考慮到生物反應器的適宜pH,最終確定了阻垢劑與進水鈣離子的投加比例為1:200(mL/mg),按照這一投加比例,試驗中根據進水鈣離子濃度的改變調整PESA的投加量。
1.6 實驗方法
設置2個2 L的SBR反應器,其中一個加入阻垢劑PESA,另外一個不加入阻垢劑進行空白實驗對照。反應器在接種活性污泥后,采用逐步變化進水COD和[Ca2+]的方法,研究阻垢劑對活性污泥反應器處理廢水效果、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阻垢效果、生物相變化規律以及污泥減量程度。
2 結果討論
2.1 污泥理化性質的變化
2.1.1 污泥的形態結構的變化
當進水廢水指標鈣離子濃度為101.38 mg/L,COD為93.95 mg/L時,活性污泥反應器進入實驗初期,2個反應器中的活性污泥均呈灰褐色,絮體結構明顯,污泥活性良好;隨著[Ca2+]逐漸升高,2個反應器中的活性污泥均由灰褐色逐漸變為黃褐色;當Ca2+濃度逐漸升高到280 mg/L時,空白反應器中的活性污泥在2~3個周期內由黃褐色變為乳白色,而加入PESA的反應器中的活性污泥則沒有上述現象,污泥活性保持良好,絮體結構明顯。但將進水Ca2+濃度上調至大于280 mg/L時,加入PESA的反應器也出現了污泥變白鈣化的現象,分析原因是由于進水Ca2+濃度的增大,超過了PESA的阻垢作用,呈過飽和狀態,導致活性污泥中無機灰分驟然增多,從而使活性污泥顏色和沉降性能發生較大的變化。
2 PESA反應器活性污泥鏡檢圖片
實驗后期28 d左右,空白反應器中的活性污泥在一個周期內解體,產生大量泡沫,污泥大量流失。對比加入PESA的反應器,污泥出現鈣化現象,但將PESA投加量提高到2.0 mL后,反應器中附著在活性污泥上的鈣鹽能夠被PESA溶解到溶液中,使活性污泥恢復良好的活性,同時恢復較高的COD去除率。這說明PESA的加入使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對高硬度廢水沖擊負荷能力增強。
2.1.2 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變化
在逐步提升Ca2+濃度的過程中,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相也發生了變化,最為明顯的是指示性微生物的變化,當[Ca2+]>280 mg/L,如鐘蟲,累枝蟲,楯纖蟲等指示性微生物相繼死亡,絲狀菌數量也在減少,最后消失,以PESA反應器為例(見
3 PESA反應器指示性微生物指變化
2.1.3 污泥MLSS的變化
實驗過程中,2個反應器對應的MLSS值如
4 PESA與空白反應器的MLSS隨運行天數變化
從
但是整個運行過程中PESA反應器污泥濃度一直低于空白反應器,通過計算污泥增值速率可知,2個反應器的污泥增殖速率分別為PESA反應器169.23 mg/d和空白反應器288.46 mg/d,這說明投加PESA具有污泥減量化效果,減量化程度在41.33%。
2.1.4 污泥SVI的變化
實驗過程中,2個反應器對應的SVI值如
5 PESA與空白反應器的SVI隨運行天數變化
從
2.2 處理效果的變化
2.2.1 COD去除率的變化
實驗過程中,2個反應器對應的COD去除率如
6 PESA與空白反應器的COD去除率隨運行天數變化
在第5~14 d的運行期內,Ca2+濃度逐步從101.38 mg/L增加到396.8 mg/L,PESA投加量按照1:200 mL/mg的比例同步提升,從0.5 mL提升至2.0 mL,發現2個反應器的COD去除率均呈下降趨勢,在之后第14~22 d運行期內,保持PESA投加量為2.0 mL,逐步減低Ca2+濃度,發現COD去除率又呈上升趨勢。
試驗結果說明Ca2+濃度不高于280 mg/L的高硬度廢水在采用活性污泥法處理時,處理效果可達到90%以上,而PESA的加入對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去除效率沒有影響。
2.2.2 Ca2+保留率的變化
將進出水的Ca2+測定結果記錄下來,計算Ca2+保留率,表示阻垢劑的阻垢效果,公式如下:
|
實驗過程中,2個反應器對應的Ca2+保留率如
7 PESA與空白反應器的Ca2+保留率隨運行天數變化
從
空白試驗結果說明活性污泥法處理高硬度廢水,Ca2+濃度為280 mg/L是鈣鹽析出的一個臨界飽和點。
與空白反應器相比較,加入PESA的反應器也呈現出臨界飽和點的特點,但Ca2+保留率在整體上要遠遠高于空白反應器。在進水Ca2+濃度小于280 mg/L的條件時,Ca2+保留率增加了18.32%,說明PESA的投加在分散鈣離子沉積方面的效果是明顯的。
3 結論
1) PESA的加入具有污泥減量化的效果,減量化程度在41.33%,并且不對污泥沉降效果造成影響。
2) Ca2+濃度不高于280 mg/L的高硬度廢水在采用活性污泥法處理時,COD去除率達到90%以上,而PESA的加入對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去除效率沒有影響。
3) PESA的加入使Ca2+保留率比空白反應器增加18.32%,Ca2+保留率達到80%以上,說明PESA的投加在分散鈣離子沉積方面是有效的。
4) PESA的加入使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對高硬度廢水沖擊負荷能力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