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8848前言: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副主任劉永攀認為,《節約用水條例》的制定實施是新時代落實“節水優先”的重大成果,在我國節水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以下是關于此話題的一些具體信息:
《節約用水條例》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的行政法規,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這部條例的制定和實施,體現了國家對于水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的高度重視,也標志著我國在水資源管理和保護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劉永攀認為,《條例》的制定實施,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這部條例的實施,有助于推動全社會形成節約用水的良好風尚,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同時,劉永攀還表示,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將繼續加強節水工作的宣傳和推廣,推動各地各部門積極落實節水措施,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此外,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還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和配合,共同推動節水工作的深入開展。
總之,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副主任劉永攀認為,《節約用水條例》的制定實施是新時代落實“節水優先”的重大成果,對于推動全社會形成節約用水的良好風尚、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節約用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
節水,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根本出路。《條例》的出臺有怎樣的意義,其主要特點和亮點是什么,如何增強全社會參與節水的內生動力、促進全社會厲行節約用水?就相關問題,《民生周刊》記者專訪了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副主任劉永攀。
《條例》在我國節水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民生周刊:制定實施《條例》的意義是什么?
劉永攀:《條例》的制定實施,是新時代落實“節水優先”的重大成果,在我國節水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第一,制定實施《條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
2014年3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強調治水的關鍵是節水,從觀念、意識、措施等各方面都把節水放在優先位置。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提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強化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和城鎮節水降損。《條例》的出臺,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節水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轉化為法律規定,為保障國家水安全、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支撐。
第二,制定實施《條例》,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重要舉措。
我國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南豐北缺,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人均水資源量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5%,用水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的水資源短缺瓶頸制約。《條例》的出臺,確立了我國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法規制度,既是我國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又是我國順應綠色發展趨勢、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然要求。
第三,制定實施《條例》,是總結節水工作經驗、回應社會期盼的重要舉措。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我國持續開展了節約用水工作,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健全節水制度政策和標準,指導各行業各領域節水,取得積極成效,積累了大量經驗。隨著宣傳力度不斷加大,節約用水理念已經在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開展節水立法成為社會共同期盼。《條例》的出臺,是回應社會關切、將行之有效的節水工作做法總結提煉為全國統一適用法規的有效途徑。
第四,制定實施《條例》,是完善節水制度政策和法規體系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全國各地廣泛開展節水立法,取得豐富成果。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出臺了節約用水的地方性法規或省級政府規章。但是,國家層面一直沒有關于節約用水的專項法規。受制于上位法的缺失,地方節水工作在體制、機制、制度等方面存在不統一、不銜接等問題。《條例》的出臺,是完善節水法規體系的一項重要工作,為開展節水工作和地方實施節水管理等方面提供統一的基本依據,將有力推動建立統一協調、結構完整的節水法規體系。
《條例》明確將“節水優先”方針落實為法律規定
民生周刊:《條例》的主要特點和亮點有哪些?
劉永攀:《條例》是國家層面首次“節水”立法。長期以來,我國節水工作主要依據水法等綜合性法律。《條例》是我國首次從國家層面對“節水”立法,明確要求堅持節水優先方針,從取、供、用、排和非常規水利用等全過程對節水要求作出了明確規定,細化了獎勵和懲罰措施。《條例》的出臺將有效完善我國水資源法治體系。
《條例》明確規定,堅持黨對節水工作的領導。《條例》第三條明確規定,節水工作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是對全黨大力增強水憂患意識、水危機意識要求的具體落實,是把節水工作擺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重要位置提出的根本性要求。
《條例》明確將節水優先方針落實為法律規定。《條例》以落實節水優先方針為立法主線,總則中明確規定“國家厲行節水,堅持和落實節水優先方針”,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等重大決策部署以立法形式予以明確。在用水管理和節水措施規定中,突出把節水優先貫穿于水資源開發利用、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生產全方位、全過程、各環節,將節水確定為全社會共同遵循的行為準則,形成全社會節水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自覺。
《條例》明確對全社會節水法定責任進行規定。《條例》第四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依法履行節水義務”,明確了節水工作的責任,回答了《條例》實施“依靠誰”的問題。《條例》明確了各層級行政單元、各個部門、各個主體對節水工作的責任,體現了國家對節水工作的堅定決心和擰緊“水龍頭”的堅強意志。《條例》建立了節約用水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機制,強化了各級政府的管理責任,體現了對節水工作的全過程管理。《條例》強化了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日常管理、財政保障、監督檢查等方面的責任,要求將節水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對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范圍。《條例》還明確了社會主體尤其是市場主體的節水管理具體責任,規定了工業企業、公共供水企業、自建用水管網設施單位、公共機構等市場主體應當采取有效節水措施,推動其強化落實節水主體責任和義務。
《條例》明確規定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兩手發力”。《條例》要求建立政府主導、各方協同、市場調節、公眾參與的節水機制,相關條款就更好發揮政府和市場在節水方面的協同作用作出明確規定。政府層面,《條例》規定將節水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關規劃,政府組織編制節水規劃,開展用水活動監督檢查,組織開展節水宣傳教育等。市場層面,《條例》明確國家培育和規范水權市場,鼓勵金融機構提供多種形式的節水金融服務,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依法參與節水項目建設和運營,鼓勵發展社會化、專業化、規范化的節水服務產業等。
《國家節水行動方案》首個控制目標如期完成
民生周刊: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取得了哪些顯著成效?
劉永攀:2019年,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聯合印發《國家節水行動方案》。方案印發以來,有關部門齊抓共管,扎實工作,各項目標任務取得顯著成效,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控制目標全面完成。《國家節水行動方案》明確了全國用水總量、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等指標的2022年控制目標,提出了2035年遠景目標。經過努力,2022年目標全面如期完成,節水政策法規、市場機制、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技術支撐能力持續提升,節水產業不斷壯大,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逐步建立,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二是重點行動扎實推進。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不斷加強,建立覆蓋80%以上用水量的國家用水定額體系,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體系。農業節水增效加快推進,工業節水減排持續增強,城鎮節水降損有效開展,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到10%以內。全國60%以上縣級行政區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非常規水利用量達到212億立方米。
三是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化。全面深化水價改革,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耕地面積達到9億畝。推動水資源稅改革,在10個省份開展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健全節水標準體系,節水國家標準達到300項。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將節水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對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
四是政策保障不斷增強。水利部牽頭20個部門建立節約用水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形成各部門節水合力。落實完善節水稅收優惠政策,發布公民節水行為規范,提升公民節水素養。
《條例》將激發社會各界節水內生動力
民生周刊:如何推進《條例》落地見效,增強全社會參與節水的內生動力、促進全社會節約用水?
劉永攀:《條例》實施后,將推動各地建立政府主導、各方協同、市場調節、公眾參與的節水機制,完善節水的激勵政策和制度,激發節水內生動力。
首先,完善政府管控制度。要全面梳理《條例》配套制度建設需求,有序推進節水規劃、用水定額管理、計劃用水等配套制度建設。各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對照《條例》規定,結合實際,組織制修訂地方性節水法規,編制本行政區域的節水規劃,健全省級用水定額體系,制定用水單位計劃用水管理具體辦法,完善建設項目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制度。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地下水超采地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協調相關部門,嚴格控制高耗水產業項目建設。
其次,健全市場激勵機制。推動建立促進節水的水價體系,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水價,非居民用水實行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培育和規范水權市場,鼓勵發展社會化、專業化、規范化的節水服務產業,落實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財稅金融政策。
再次,強化節水保障機制。加快健全國家和地方節水標準體系。建立節水統計調查制度,定期公布節水統計信息。規范用水計量,對不同水源、不同用途的水分別計量。健全與節水成效、農業水價水平、財力狀況相匹配的農業用水精準補貼機制和節水獎勵機制。對節水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加強節水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強化科技創新對促進節水的支撐作用。
全社會形成節約用水的共識和行動,是實現《條例》立法目的關鍵所在
民生周刊:《條例》規定,建立政府主導、各方協同、市場調節、公眾參與的節水機制。如何讓節約用水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節水措施?
劉永攀:增強全社會公眾參與節水的內生動力,在全社會形成節約用水的共識和行動,促進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是實現《條例》立法目的關鍵。
廣泛開展學習。將學習貫徹《條例》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結合起來,深刻領會《條例》的立法目的、核心要義、實踐要求。將《條例》納入理論學習計劃,推動把《條例》宣講解讀作為黨校學習培訓、業務學習培訓、法治專題培訓等重要課程內容,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水利系統干部職工依法節水管水能力水平。
深入開展用水戶宣傳。要結合節水宣傳“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活動,通過舉辦《條例》宣講專場、發放《條例》知識讀本、開展《條例》知識競賽等方式,動員各行業用水戶積極參與《條例》貫徹實施。將《條例》列入普法計劃重要內容,開展針對性普法活動。
加大社會宣傳力度。結合“節水中國行”、全國節約用水知識大賽、“節水在身邊”全國短視頻大賽、“縣委書記談節水”、節水科普效能提升行動等主題活動,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時間節點,加強節水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加強新聞媒體宣傳。發揮主流媒體導向作用,推動中央和地方主流媒體把《條例》列入年度公益宣傳計劃,跟蹤報道《條例》貫徹實施工作動態,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系列采訪報道,加大節水公益宣傳力度。
對于社會公眾,要引導其掌握節水方法,養成節水習慣。按需取用飲用水,帶走未盡瓶裝水;洗漱間隙關閉水龍頭,合理控制水量和時間;洗衣機清洗衣物宜集中,小件少量物品宜用手洗;清洗餐具前擦去油污,不用長流水解凍食材;正確使用大小水按鈕,不把垃圾扔進坐便器;洗車宜用回收水,控制水量和頻次;澆灌綠植要適量,多用噴灌和滴灌。
適量使用洗滌用品,減少沖淋清洗水量;家中常備盛水桶,浴前冷水要收集;暖瓶剩水不放棄,其他剩水再利用;優先選用節水型產品,關注水效標識與等級;檢查家庭供用水設施,更換已淘汰用水器具。
一、活動背景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污水處理設施的不斷完善,污泥處理處置問題日益凸顯。污泥作為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副產物,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和病原體,如果不經過有效處理,將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成為了當前環保領域的重要課題。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實施和“水十條”等政策的推動,為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關注度和投入不斷增加,推動了該領域的快速發展。
本次論壇的召開旨在進一步推動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進步和應用,提高污泥處理處置效率和資源化利用水平。論壇將邀請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政府部門人員,共同探討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發展趨勢、創新應用和市場前景,分享成功案例和經驗教訓,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推動我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上海作為我國的經濟中心和科技創新高地,擁有眾多高校、科研機構和污泥處理處置企業,為論壇的舉辦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和條件。論壇的舉辦也將進一步促進上海及周邊地區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交流和合作,推動區域環保產業的協同發展。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上海荷瑞展覽有限公司
三、會議時間與污泥產品展示地點
會議名稱: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污泥處理處置論壇(上海)
會議時間:2024年6月3日下午13:30-16:30
會議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虹橋) 6.1號館會議室B
污泥處置館展示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虹橋)6.1號館(展示時間6月3-5日三天)
會議報到:2024年6月3日6.1號館,展館8號門門口(9點半-11點之前報到,提供餐券,禮品等)
展示范圍:污泥處置技術及相關產品
會議規模:150-200人
四、展館交通
自駕:自駕至淶港路111號,由展館18號門駛入。在南廣場停車后,直接由南廣場扶梯至南登錄廳進行登錄。
出租車:推薦在淶港路111號下客,由展館18號門步行進入南廣場。直接由南廣場扶梯至南登錄廳進行登錄。
地鐵:地鐵2號線徐涇東站4、5、6號口出站,乘坐短駁電瓶車,至7、8號館尾端。在館間通道口進行登錄。
詳細內容可登陸官網:https://wastewater.watertechsh.cn/,或關注展會官方微信號:上海國際水展WATERTECH
五、南登錄廳污泥會議室及污泥展示區進館示意圖
污泥會議室靠近6.1號館8號門門口走到底(6.1號館會議室B)
二維碼掃碼報名
六、會議議題
五、會議議題
主持人發言13:00-13:10 |
中國給水排水 |
|
王領全 副主編 |
報告題目一13:10-13:30 |
污泥厭氧消化的發展歷程和趨勢(污泥處理處置與新質生產力發展) |
報告人 |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特聘專家,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副組長、 國際水協會(IWA)Fellow 戴曉虎 |
報告題目二13:35-13:55 |
污泥焚燒建設運行實踐與未來技術思考(水務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探討) |
報告人 |
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王麗花 副總經理 |
報告題目三14:00-14:20 |
污泥處理工藝實踐與工程創新 |
報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胡維杰 三院總工 |
報告題目四14:25-14:45 |
熱泵低溫干化污泥處理工藝技術和產品介紹 |
報告人 |
江蘇博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黃志洋 總經理 |
報告題目五14:50-15:10 |
威立雅“GreenUp” 新戰略計劃與未來的可持續的市政污泥解決方案 |
報告人 |
威立雅水務技術 陳曉華 亞太區市政工程 設計總監/博士 |
報告題目六15:15-15:35 |
污泥處理處置路線選擇及應用趨勢分析(新) |
報告人 |
無錫買山環保裝備有限公司 西安交大楊鴻輝教授 |
報告題目七15:40-16:00 |
污泥高效低成本的處置及資源化利用 |
報告人 |
上海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 黃瑾 副總工 |
報告題目八16:05-16:25 |
污泥資源化處置與長江沿線裸露礦山修復的生態統籌探索 |
報告人 |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董濱 教授、博導 |
報告題目九16:30-16:50 |
城鎮多源污泥泥質特性與處理處置實踐 |
報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譚學軍 博士,總院副總工/教授級高工 |
專訪 | 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副主任劉永攀:新時代落實“節水優先”的重大成果
來 源:《民生周刊》(2024年05月13日 第02版)
《節約用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
節水,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根本出路。《條例》的出臺有怎樣的意義,其主要特點和亮點是什么,如何增強全社會參與節水的內生動力、促進全社會厲行節約用水?就相關問題,記者專訪了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副主任劉永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