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 攝影報道
“一座大城市每年處理污水的成本是16個億。”
我們生活的城市,每天產生的生活污水會匯集到污水處理廠,經過物理、生化等方法處理后,再次利用。那么,污水處理廠是怎么工作的?現代處理污水有哪些高科技手段?
在成都天府新區,綠樹成蔭的活水公園下面,竟然藏了一座占地30多畝的污水處理廠——天府新區第一再生水廠。
綠地下藏了座污水廠 天府新區第一再生水廠供圖
01
把污水處理廠建到地下
地球總儲水量14.5億立方千米,2.5%為淡水,淡水中70%凍在南極等地冰蓋中,其余在土壤和深層地下,能使用的淡水不足1%,約占總水量的0.007%。
為了合理利用污水,作為“公園城市”的首提地,天府新區采用中國水環境集團“環境友好、土地集約、資源利用”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廠技術理念,集環境污染治理與公園城市建設于一體,實現“一地三層多用途”。
污水處理在地下完成,地面建設景觀活水公園、運動場、兒童娛樂設施等,占地僅為傳統地面式污水處理廠的1/3,目前項目一天能夠處理污水5萬噸。凈化后的水將進行再次利用,“再生水廠每年可為鹿溪河、興隆湖提供生態補水,還可為天府新區提供沖廁、綠化、消防等用水,改善科學城的生態水環境,節約了水資源。”科普人員說。
參觀水環境科普館 攝影 張崢
02
再生水廠如何讓污水再生?
作為成都市首座下沉式再生水廠,天府新區第一再生水廠如何讓污水再生?污水的再生有三個階段。
首先,利用粗格柵攔截漂浮的垃圾,再通過細格柵攔截垃圾碎片和稍大的砂礫,再通過沉砂池去掉大部分砂子,又經過精細格柵去掉更細的垃圾。
第二步,通過微生物菌群對污水處理廠中污染物進行降解、分解,有效去除水中的磷、氮、有機物等。
最后一步則是通過將生化處理后的水體再次進行深度處理,經過紫外線殺滅水中的細菌,臭氧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實現殺菌,活性炭過濾水中的游離物、微生物、部分重金屬離子、降低水的色度等進一步去除掉水中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使其可以再次使用,成為再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