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物決不能隨意丟棄處置,尤其是危險廢棄物,更要嚴格按照規定處置。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述的是3起重大非法轉移及傾倒危險廢物案件,其中涉案危險廢物上萬噸,涉案金額達數百萬元。
1非法傾倒廢礦物油泥,3人被逮捕
今年1月,柳州市生態環境局接到舉報,稱有人在柳城大埔鎮南村鄔家屯垃圾堆放點丟棄大量不明物體。經調查,系林某某等3人利用運輸車,將31.5噸廢礦物油泥傾倒到該處。
經柳州市環境保護監測站監測,該廢礦物油泥pH值屬于強酸,對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確定該廢礦物油泥屬于HW34危險廢物。林某某等3人在無經營許可證情況下從事危險廢物處置經營活動,且非法傾倒危險廢物,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五十七條,屬于嚴重污染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
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將案件移交公安部門立案偵查,警方最終決定對主要犯罪嫌疑人實施逮捕,并依法扣押相關涉案物品。
2非法傾倒脫硫石膏,罰款200多萬
今年1月,來賓市鑫澤環保建材有限公司被群眾舉報。柳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多個部門經過長時間摸排、調查、取證,最終確定該公司在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將來賓華錫冶煉有限公司1.3萬多噸脫硫石膏廢物,通過貨車跨地區運輸到柳江區穿山鎮大子嶺傾倒。經委托監測公司對現場141個樣品監測結果顯示,35個樣品鋅含量超過標準值2.78倍,9個樣品鎘含量超國標準值2.52倍,104個樣品砷含量超過標準值179.6倍,8個樣品腐蝕性監測pH值全超過pH值的標準值。犯罪嫌疑人蒙某等3人在明知道脫硫石膏是危險廢物的情況下,依然按照一般的廢物處置,數額巨大,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近期,柳州市生態環境局決定對該企業處違法所得的3倍頂額罰款,處罰金額218.582萬元,并沒收非法經營所得72.86萬元,依法扣押涉案物品,將案件移送公安部門。
3非法處置鋇渣,負責人被判刑3年
趙某系臨沭某公司生產負責人,由于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8577噸鋇渣,鋇渣產量太大,公司無害化處理設備能力有限、設備和工藝不完善,大部分鋇渣未進行無害化處理,便安排工作人員將其和已經無害化處理的鋇渣摻雜后在公司內東邊渣場露天存放,后因存放不下,需繼續生產,大部分鋇渣又雇人運至某公園旁的磚場用于生產建筑用磚。不久,因省環保監督組到該公司檢查,發現渣場內存放一千多噸鋇渣不符合要求,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邱某便將鋇渣轉運至某批發市場用于場地回填。
臨沭法院認為,該公司違反國家規定,追求單位利益,非法處置危險廢物8000余噸,嚴重污染環境,后果特別嚴重,其行為已觸犯刑律,依法應當追究被告單位犯罪責任。被告人邱某、趙某作為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應當承擔相應刑事責任。
法院最后判決,被告某公司犯污染環境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被告人邱某、趙某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五萬元。
上述案件中,企業在沒有取得“從事危險廢物處置經營活動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處置大量危險廢物,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已經構成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規定,企業產生的危險廢物必須交由具備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進行處置。根據法律規定,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3噸以上即構成污染環境罪。
01案件一涉及危廢:廢礦物油泥
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版),該廢礦物油泥屬于HW34危險廢物。HW34廢酸來源于精煉石油產品制造,涂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品制造,基礎化學原料制造,鋼壓延加工,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電子元件制造等行業。
主要包括石油煉制過程產生的廢酸及酸泥,硫酸法生產鈦白粉(二氧化鈦)過程中產生的廢酸,硫酸和亞硫酸、鹽酸、氫氟酸、磷酸和亞磷酸、硝酸和亞硝酸等的生產、配制過程中產生的廢酸及酸渣,鹵素和鹵素化學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酸,鋼的精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酸性洗液,青銅生產過程中浸酸工序產生的廢酸液,使用酸進行電解除油、酸蝕、活化前表面敏化、催化、浸亮產生的廢酸液,使用硝酸進行鉆孔蝕膠處理產生的廢酸液,液晶顯示板或集成電路板的生產過程中使用酸浸蝕劑進行氧化物浸蝕產生的廢酸液,使用硫酸進行清洗、碳化、酸蝕產生的廢酸液,以及生產、銷售及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失效、變質、不合格、淘汰、偽劣的強酸性擦洗粉、清潔劑、污跡去除劑以及其他廢酸液及酸渣等。
HW34廢物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和腐蝕作用,嚴重可致死;由于廢酸和很多物質都能發生化學反應,會產生很多的危險因素,對人類的健康和生態環境有著難以預測的危害。
危廢代碼
02案件二涉及危廢:脫硫石膏
根據GB5085.3-2007《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及GB5085.1-2007《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腐蝕性鑒別》判定,涉案脫硫石膏屬于危險廢物。該脫硫石膏中的重金屬嚴重超標,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重金屬污染。重金屬污染具有隱蔽性、長期性和不可逆轉性等特點,可直接對環境中的大氣、水、土壤造成污染,致使土壤肥力下降、資源退化、作物產量品質降低,并且在土壤中不易被淋濾,不能被微生物分解,還可以在土壤中轉化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如果在遭受污染的土壤中種植農產品或是用遭受污染的地表水灌溉農產品,能使農產品吸收大量有毒、有害物質,通過食物鏈傳遞,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03案件三涉及危廢:含鋇廢物
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版),HW47含鋇廢物主要來源于基礎化學原料制造以及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等行業,主要包括鋇化合物(不包括硫酸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熔渣、集(除)塵裝置收集的粉塵、反應殘余物、廢水處理污泥,以及熱處理工藝中產生的含鋇鹽浴渣等。
危廢代碼
處置方式:目前,我國針對含鋇廢物的處置方式主要有資源化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安全填埋等,以減少其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資源化利用主要是利用含鋇廢渣生產化學基礎原料,其中利用鋇渣制備氯化鋇的工藝流程如圖1。
來源:環保信息服務中心
近期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