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要實現向全國一流環保產業集團邁進的目標,環保企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 創新驅動: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引進和自主研發新技術,提升環保產業的技術水平,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 質量為本:注重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樹立品牌形象。在產品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把控質量關,確保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和客戶需求。同時,要關注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提升客戶滿意度。
- 綠色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在生產過程中,要采取環保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同時,要積極推廣環保產品和綠色服務,促進綠色消費,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平衡發展。
- 人才強企: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通過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和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潛能,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 深化合作:加強企業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通過聯合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的合作,提升整個環保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實現共贏發展。
要成長為百年卓越企業,環保企業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 持續創新:不斷創新是百年卓越企業的核心特征。企業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始終保持對新技術、新市場的敏銳洞察力和預見能力,從而不斷拓展業務領域和市場空間。
- 優秀文化:企業文化是百年卓越企業的基石。企業需要建立一種追求卓越、創新共贏的文化氛圍,鼓勵員工積極進取、團結協作,共同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
- 社會責任:百年卓越企業不僅要關注自身的經濟利益,更要關注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企業需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關注環保、公益、社會貢獻等方面的問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 學習能力: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和技術的不斷更新,百年卓越企業需要具備強大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企業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能力,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客戶的需求。
- 國際視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百年卓越企業需要具備國際視野和開放合作的精神。企業需要關注全球市場和國際趨勢,加強與國際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總之,要實現向全國一流環保產業集團邁進的目標并成長為百年卓越企業,環保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同時樹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意識,不斷拓展市場空間和業務領域,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大象新聞記者 夏萍 通訊員 黃鋆鋆
青山為憑,綠水為證。
高標準建設全國第7座百萬噸級污水處理廠,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成功建設全國首個熱解氣化污泥處置項目,為破解“污泥圍城”困局提出“鄭州方案”;推動污水處理廠出水主要指標達到河流地表水Ⅲ類標準,為城市發展帶來高質量“第二水源”;承擔國家“十二五”“十三五”水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等多項課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應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多年來,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環保”)始終深耕生態環保領域,銳意創新、奮楫篤行,逐步成長為國內領先的污水處理企業、全國國企改革“雙百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再到“領跑”的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正向著全國一流環保產業集團闊步邁進。
中原環保黨委書記、董事長梁偉剛提出:“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和行業發展風向,中原環保將發展重心從投資驅動轉向技術驅動,深入實施‘一核兩擎三元,一地四帶多點’發展戰略,立足鄭州、深耕中原、走向全國,全面打造國內一流環保產業集團,服務鄭州和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搶抓機遇
擘畫戰略發展“新藍圖”
星辰大海,征途萬里。唯有順應時代,方能獨占鰲頭。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中原環保搶抓戰略發展“窗口期”,乘勢而上、主動作為,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聚焦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碳達峰碳中和、“一帶一路”倡議等重大決策,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中原環保著眼國家戰略需求、行業發展前沿,全面開展“三標”活動,主動融入“十大戰略”,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持續優化產業布局,全面提升發展質量,推進鄭州水污染防治工作向水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升級,為美麗鄭州、美麗中原、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聚焦地方發展。鄭州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資源不足全省的1/4,全國的1/20。這就意味著,再生水在鄭州市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資源。中原環保聚焦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需要,深入落實“一體化一張網”戰略部署,大力開拓景觀用水、工業利用、清潔能源等再生水利用新途徑,為城市發展帶來“第二水源”。
聚焦改革機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始以來,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優化調整步伐加快,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縱深推進。按照鄭州市國企改革整體部署,中原環保實施重大資產重組,鄭州市污水凈化有限公司整體上市裝入中原環保,注入優質的污水處理資產、污泥處理資產。重組后,公司資產總額達到364.07億元,進一步優化企業資產質量、突出主責主業,提升國有資本核心競爭力和保值增值水平。

明確發展思路。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中原環保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變、變中求新,深入實施“一核兩擎三元,一地四帶多點”發展戰略,優存量、做增量、提效能、甩包袱,致力構建“1+2+N”產業布局,立足鄭州、深耕中原、布局全國,全面建設創新驅動、效能領先、專業高效、開放合作的全國一流環保產業集團。
聚焦主業
繪就水清岸綠“新畫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從污水處理到生態治理,從地方國企到全國前列,從篳路藍縷到云程發軔,中原環保的發展史就是“兩山”理念最生動的寫照。
近年來,中原環保圍繞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大局,開拓創新、主動作為,加快推進“源水、供水、污水、再生水一網管控”體系建設,構建了集污水處理、污泥處理、再生水利用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致力打造“1+2+N”產業布局,推動鄭州污水處理產業發展水平邁入全國第一方陣,用奮斗把鄭州水生態文明建設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污水處理為城市“增綠”。按照有序建設、適度超前、環境友好、人水和諧的原則,科學謀劃設施布局及規模,優化完善污水收集處理系統,構建能力匹配、空間均衡的污水處理體系。目前,鄭州市中心城區建成王新莊、五龍口、馬頭崗、陳三橋、鄭州新區、雙橋等8座現代化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245萬噸/日,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累計在鄭州、開封、洛陽、漯河、商丘、焦作等地建設污水處理廠項目20余座,多個項目獲評“全國十佳污水處理廠”“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十佳運營單位”。
污泥處理為行業“破局”。以污泥全流程處理處置和資源最大化利用為目標,確立以污泥自主干化焚燒為主的工藝路線。建成八崗、馬頭崗等10余個污泥處理項目以及全國首個熱解氣化污泥處置項目——西安市灃西新城污泥處理項目,實現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走出破解“污泥圍城”困局的新路子。
再生水利用為城市“解渴”。貫徹落實“一體化一張網”戰略部署,大力開拓景觀用水、工業利用、清潔能源等再生水利用新途徑,服務豫能熱電、滎陽國電、新密裕中電廠等工業用戶,建設龍湖金融島供冷供熱項目、馬頭崗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提標改造項目等,推動再生水主要指標提標至河流地表水Ⅲ類標準,為金水河、東風渠、賈魯河等城市河道輸送大量“第二水源”。
產業布局為發展“添翼”。以新裝備、新材料、新藥劑、工業廢水處理、技術服務、生態治理、供水供熱、化驗檢測、固廢處理等業務為戰略儲備,實現了蓬勃發展的良好格局。優化升級智慧供熱管理平臺,實現熱網精準調控,累計入網面積1255萬平方米、供熱面積655萬平方米;建設河南省首座廚余垃圾協同處置基地,提供廚余垃圾處理處置、智慧垃圾分類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環境教育示范基地一體化解決方案;在鄭州、周口、駐馬店、南陽、安陽、信陽等地建設生態治理項目10余個,推動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動圖景。

創新驅動
爭當環保產業“領跑者”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雙百企業”示范引領作用,立足全局、著眼長遠,瞄準產業變革方向,開展具有領先性、突破性、實用性的技術研發,取得了以活性焦吸附、污泥熱解氣化、污泥廢氣處理技術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和突破性進展,在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科創平臺賦能發展。目前,公司設立1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座國家級實驗室以及河南省城市污水污泥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企業技術中心、河南省智慧水務工程研究中心等8個省市級創新平臺,先后承擔國家“十三五”水專項等重大科研項目10余項,參編國家、行業標準10余項,取得近400項專利,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河南省科技進步獎等殊榮。
核心技術全國領先;钚越刮郊夹g可快速有效實現再生水水質大幅提升,已成功應用于馬頭崗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出水清澈透亮、能見度達8米以上。項目出水排入賈魯河,呈現出一清一濁、涇渭分明的獨特景觀,有利于提高鄭州市乃至淮河流域水環境質量。污泥熱解氣化技術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綠色環保型污泥處理技術,通過污泥與氣化劑的一系列熱化學反應,最終生成可燃氣和爐渣,打通污泥處理“最后一公里”。該技術被列為城鎮排水行業新技術、新產品推廣項目,并獲評全國水處理行業科技進步二等獎。污泥廢氣處理技術通過廢氣收集、氣體除濕、吸附脫附等工藝,使揮發性有機物去除率達到90%以上,排放口臭氣濃度大幅降低,并大大降低運行成本,被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鑒定為國內領先。
綠色低碳引領未來。推進“再生水+”清潔能源,為住宅和城市綜合體進行集中供冷供熱,大幅節約電能,減少碳排放,實現水資源多級循環利用。已開發鄭州東站、龍湖金融島等供冷供熱項目,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4萬噸,減少碳排放約11.4萬噸。推進“污水+光伏”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先后應用于馬頭崗、五龍口、鄭州新區等污水處理廠,年發電量4000萬度以上。建設現代化“零碳”污水處理廠,通過清潔能源輸出與能源內部循環利用,持續減少生產原料使用,實現大幅減排降耗。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被評為“全國十大城鎮污水處理低碳示范工程”,樹立污水處理行業新的風向標。
開放合作
拓寬產業發展“新賽道”
開放,帶來發展,更帶來機遇。
新起點上的中原環保,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市場、擁抱世界,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共享新時代機遇,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多“源泉活水”。
深化區域合作。積極對接重大國家戰略,加快構建“一地四帶多點”戰略布局,北上京津冀,東進長三角,南下粵港澳大灣區,西至成渝國家經濟帶,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口等重點城市設立區域營銷中心,立足鄭州、深耕中原、布局全國,主辦“2023中國水污染防治技術與裝備創新發展大會”、參加全國博覽會、國際論壇展覽,大力推廣污水、污泥處理先進技術,著力打造布局全國、縱深發展、立體協同、科學高效的產業發展網絡。
深化校企合作。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專業科技公司產學研深度合作,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鄭州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等國內科研院校開展項目合作,通過合作研究、共享資源,攜手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南京大學、鄭州大學等知名高校合作的課題“賈魯河流域水質改善綜合控制研究與示范”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讓產學研合作成為企業發展“助推器”。
深化筑巢引鳳。多次參加河南省招才引智大會,引進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全國“雙一流”高校博士、碩士等高層次人才300余人,承辦首屆“排水杯”全國職業技能競賽、河南省排水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鄭州市污水污泥處理工大賽等各級各類賽事并多次斬獲一等獎,擁有“全國巾幗文明崗”“河南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高愛華勞模創新工作室”“河南省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和笑天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人才實訓中心等“人才孵化器”10余個,數百名職工獲得全國住建系統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萬里山河,東風浩蕩;行程萬里,初心如磐。作為國有上市公司,中原環保始終牢記國企姓黨為民的根本屬性,牢記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向往的初心使命,致力于推進天更藍、水更清、環境更美好,讓老百姓能看得見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望得見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為美麗鄭州、美麗中原、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經歷時間沉淀,才能看清歷史的坐標;站在高山之巔,更能領略河流的奔騰,F在,中原環保再次站在新的歷史關口。進入新發展階段,是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現代化河南建設的重要階段,也是中原環保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

大河奔涌,推動著中原環保的腳步;朝陽璀璨,召喚著中原環保的前行。下一步,中原環保將在上級黨委和政府的帶領下,錨定戰略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力以赴拼項目、持之以恒強產業、馳而不息抓發展,向著全國一流環保產業集團闊步邁進!
(來源:大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