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好人李寧:深耕污水處理產業,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山東省文明辦近日發布第125期“山東好人”名單,國電銀河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寧上榜。
入行17載,李寧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取得10余項發明專利成果,其中2項專利已進行成果應用,實現COD減排1357噸/年,氨氮減排237噸/年,總氮減排1240噸/年,總磷減排20噸/年,累計負責處理污水16億立方,節約電費、藥劑費成本3000余萬元。曾榮獲“青島市創新能手”“青島工匠”“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理論實踐結合,立足本職工作,全面服務一線項目。2005年,李寧通過不斷鉆研印染廢水處理技術,在出水穩定達標的基礎上,實現節能降耗,月節約電費約5萬元、噸水成本下降約0.2元。2008年,李寧負責所屬項目公司出水達標、設計研發及節能降耗工作,順利完成滕州項目加藥技改、國電銀河所屬7個項目空氣懸浮風機節能技改、德州項目斜板沉淀池改造轉盤濾池等相關工作。2018年,作為技術中心的主任,李寧主持完成所屬項目鐮灣河、諸城、曹縣、單縣、濟寧、德州、滕州污水廠出水提標改造方案,完成出水類五類、準四類提標改造方案設計,實現出水標準更高、水質更優、更為節能減排的目標,為當地的水環境改善作出貢獻。
植根一線基層,夯實安全基礎,健康安全發展。2014年,李寧主持建設公司安全生產教育基地,結合實際改造現場設備,設立了有限空間作業演練操作臺等一系列設施,降低了現場設備操作風險,為員工們的人身安全上了一道“防護鎖”。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據相關衛生部門報道,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這意味著病毒可能會在城市污水處理系統中存在傳播風險。關鍵時刻,李寧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技術指導小組,作出疫情形勢下污水處理的方案部署。他連續三個月壓縮睡眠時間,日夜堅守在疫情處置和防控工作前沿陣地,全力以赴開展疫情下一線項目工藝穩定運行、出水消毒滅源等各項工作,深入一線配合環保部門每日取出水化驗糞大腸桿菌指標工作,并根據現實情況調整一線項目工藝,確保各水廠的穩定運行及出水達標,形成了既全面防范控疫情,又堅守崗位保生產的工作模式,以別樣的方式守衛著千家萬戶的安寧與祥和。

認真鉆研技術,精益求精,向技術創新要效益。李寧在工作中善于總結工作經驗,通過一系列技術改造措施,2021年完成了黃島、滕州項目的碳源投加替代項目,引進復合碳源替代原有傳統的葡萄碳源,每年節約碳源費用1000余萬元。他利用豐富的水務設計研發及節能降耗方面經驗,獨立擁有《一體化回用水設備》、《一種用于降低水中總氮含量的化學沉淀池》等10余項專利權,2項專利已進行落地應用,實現了行業內公認的難降解廢水如醫藥中間體廢水、香精香料廢水的穩定化達標排放。另外,他主持發明諸城項目AAO節能降耗操作法,該項目2021年9月份噸水電耗為0.5493度/噸,比8月份下降0.0671度/噸,日均節省約電量5000度,節省電費10.66萬元;藥劑費9月份發生30.89萬元,較8月份節省86.65萬元。
“全面無休,默默守護”是他的堅守,“一汪清水,潺潺長流”是他的信念,經過李寧手中的瓶瓶罐罐,實現污水復清流,他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忠實守護者和踐行者,用實際行動爭當2030年碳達峰碳中和的排頭兵。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