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共青城光氫儲技術研究院(NCU-GQC Institute of PV-H2-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因應世界新能源發展和中國“雙碳”目標推出的大勢而生;應國家對高校開展產教融合、服務社會的殷切期待而生,于2021年2月28日由南昌大學與共青城市人民政府在共青城正式簽約合作共建,由南昌大學光伏研究院承擔建設和運營。由此開辟了我們在共青城這片光榮的土地上實踐產教融合、開拓創新、服務社會的新天地。
簽約儀式
光伏、氫能和儲能(簡稱光氫儲)是清潔新能源的主力,其共同點是以材料科學技術為核心。南昌大學共青城光氫儲技術研究院著重于光、氫、儲和新材料四大領域產業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開展創新技術的中試和產業化孵化;同時為相關產業提供技術咨詢、實驗檢測和人才培訓服務;在研發和服務工作中成為南昌大學相關學科研究生和本科生實踐培養基地,反哺大學的教育培養工作。
光氫儲產業園效果圖
光氫儲研究院外景圖
1#廠房內部分區圖
南昌大學共青城光氫儲技術研究院現有實驗室辦公面積約1000平米,中試廠房面積約12000平米;初期研發團隊由南昌大學兼職教研人員、合同聘任全職技術、管理和操作員工和研究生組成。“動力鋰離子電池硅負極材料生產”和“光伏發電瓦制造”和“基于工業固廢連續制氫供氫系統”三項技術進入中試;另有約十項小試技術儲備。研究院以擔當實驗室研究成果與工業化量產應用之間的橋梁為己任,歡迎省內外更多的小試技術項目和團隊進入本院實施中試孵化,共同為我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植根產業,服務產業,南昌大學共青城光氫儲技術研究院堅持以扎實的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協力中國新能源產業戰略;胸懷天下,心系未來,南昌大學共青城光氫儲技術研究院立志成為世界級的新能源技術研發與人才培養中心,服務于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院學術委員會簡介
南昌大學共青城光氫儲技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由九名來自全國光伏、氫能、儲電和電力系統技術各界的權威專家學者組成,由程一兵院士擔任主任委員,研究院院長周浪擔任副主任委員。學術委員會為研究院研發工作和建設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和指導,提供前沿技術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