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門類豐富,專業交叉優勢突出。學院由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化學工程與工藝系、射線應用研究所、環境污染與健康研究所、納米化學與生物學研究所、綠色化工與清潔能源研究所、“有機復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多介質環境協同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建而成。設有環境工程和化學工程與工藝2個本科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及核科學與技術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及化學工程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以及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形成了系統的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階梯式人才培養體系。多年來,學院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錢偉長先生“拆除四堵墻”人才培養理念,堅持“錘煉品格、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四位一體培養模式,著力培養具有扎實環境或化工專業基礎、國際化視野和社會服務意識、原始創新與工程應用能力,勇擔生態文明建設重任的卓越創新人才。
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梯隊結構合理。學院現有教職工180人,其中教授52人、副教授82人,4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66%。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上海市創新團隊3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杰青等國家級與上海市高層次人才40余人。
依托特色學科,科研成果豐碩。學院聚焦國際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近五年來承擔完成了國家科技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教委等項目近500項,總經費超過5億;獲國際石墨烯產品標準檢測認證1項,生態環境部標準1項、團體標準3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光華科技獎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近二十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200余篇,其中SCI收錄近900余篇,ESI高被引7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400余項,授權近200項。2021年,環境/生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同年,化工學科進入軟科世界一流學科全球排名前150名;在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中,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A-,核科學與技術學科入選A,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入選B+。
加大國際合作力度,學術交流廣泛。與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多所國外著名高校建立師生交流互訪機制,學院60%以上專任教師具有海外學習經歷。多次組織召開具有較大學術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會議,同時資助師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活動,選派優秀研究生赴世界知名院校進修和深造。學院聘請多名國外知名的專家學者作為學院的名譽教授與兼職教授,推動建立國際化聯合創新共同體,提高人才國際化聯合培養質量。
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將始終秉承上海大學“自強不息,道濟天下”的校訓,持續踐行“追卓越,創一流”的辦學理念,緊抓國家實施生態文明戰略的歷史機遇,圍繞上海大學高水平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戰略布局,努力為把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建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學院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