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副中心實現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生活污水治理是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短板,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環境治理(于永片區)PPP建設項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第二批、第三批)通過竣工驗收,涉及于家務鄉、漷縣鎮、永樂店鎮3個鄉鎮14個村。
“以前廢水池是裸露的,很臟、氣味又難聞,現在改造好了,基本上沒異味,也更美觀了,住起來更舒心了。”于家務鄉南三間房村村民吳大爺說,以前村里生活污水無序排放,造成道路泥濘不堪、氣味難聞、環境臟亂差等問題,自從村里修建了污水排放管網、污水處理站,方便家家戶戶管道接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
記者從區水務局了解到,為保持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近些年不斷地探索與實踐,確定了適用于城市副中心的“村外截污”+“美麗鄉村治理”的階段性治理方式,制定了“污水不外排、不露天”的治理目標。第一階段主要由副中心水環境治理PPP項目實施黑臭水體及村外截污治理工程,2017年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分片區分批次完成了35條段128公里黑臭水體治理,解決了9個鄉鎮151個村莊村外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累計完成截污管線鋪設260公里、農村污水處理站52座,總處理規模1.55萬噸/日。其中于永片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第二批、第三批)是PPP建設項目兩個重要子項目,近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涉及于家務鄉、漷縣鎮、永樂店鎮3個鄉鎮14個村,新建污水處理站5座(規模830噸/天),新建截污管線總長13.597千米及配套污水提升泵站5座,改善了農村環境及農村形象,對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有著明顯的提升作用,為實現副中心“美麗鄉村”建設打下了重要基礎。
農村污水治理,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切實關系著村民的日常生活。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要求為指導,基于村莊既有設施現狀調研和分析,與鄉村雨水、供水、道路、綠化等相關工程相銜接,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推進實現改造后鄉村生活污水不外排、不露天。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區水務局將因地制宜、分級實施做好農村污水治理工作,將“三大三強”活動與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相結合,切實為群眾解難題,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根據《“十四五”時期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工作方案》,到2023年底,全區將完成美麗鄉村市級、區級污水管線等工程建設,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力爭達到75%;到2024年底,完成治理工程查漏補缺和全覆蓋實施效果后評價工作,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力爭達到90%;到2025年底,力爭實現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達到“污水不外排、不露天”的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