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朗縣著力解決環保設施運維不暢問題
近年來,林芝市朗縣著力推行“四化”工作法,進一步解決基層環;A設施建設滯后、運維不暢等問題。
督導檢查常態化。自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以來,對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測設備運行、臺賬記錄、污泥規范處置等運行情況開展常態化督導檢查,及時反饋問題,查驗整改情況,確保污水處理設施規范運行。截至目前,朗縣污水處理廠進水口濃度偏低、污泥處理設施不完善、無危廢暫存間、應急預案和管理臺賬不完善等問題已全部得到有效解決,污水處理廠運行規范,實現水質達標排放。
摸底排查系統化。形成完整的污水收集系統和雨水收集系統,共計建設雨水、污水收集管道22.25千米。針對污水處理廠進水口濃度偏低問題,主動開展污水和雨水管道排查工作,封堵歷史遺留排污口,確保生活污水應收盡收。截至目前,修繕完成3處公廁排水管道、封堵4個歷史遺留排污口,新鋪設污水管網0.55千米,逐步實現管網全覆蓋、污水全收集、破損全修復、維護全覆蓋,真正做到達標排放。
排污口設置規范化。按照屬地負責、部門聯動、全面排查、分類處置、綜合治理、強化監督原則,對縣域內水系排污口進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數、逐一登記、建立清單。共排查出養護段大橋下、拉多橋下、客運站后方及朗縣大橋下游、光明新區污水處理廠排污口5處。截至目前,朗縣政府先后投入23萬元,完成這5處入河排污口規范整治。其中,光明新區污水處理廠排污口規范完成入河排污口設置,并作為縣城唯一的入河排污口保留,拉多橋下排污口改為雨水口保留,其他3處入河排污口目前已全部封堵完成,實現了入河排污口規范建設、規范管理,進一步改善了朗縣雅江流域水環境質量。
環境質量監測科學化。按照污水處理廠排污許可證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要求,對污水處理廠形成生態環境保護部門每季度監督性監測、企業每季度自主監測和出水水質全天在線監測的三方共同監測機制,對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進行全程監督,確保達標排放。同時,制定污水處理廠應急預案,督促污水處理廠運維方嚴格按照應急預案,在出現停電、在線檢測設備報警等突發情況時,第一時間向生態環保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報備,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采取相應措施,將問題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確保污水處理各環節正常運作。此外,污水處理廠承運公司每季度向住建部門和生態環保部門報送季度報告,主要匯總每季度日常工作開展情況和在線監測設備運行情況,確保行業監管和主管部門及時掌握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