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政總院牽頭中標合流污水一期復線工程(主線工程)勘察設計。該項目系2021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對提升蘇州河沿線及北部區域水環境治理,保障城市地下生命線安全運維及精細化管理,抓好長江生態壞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不忘初心 守好一江碧水
合流污水一期復線工程作為初期雨水收集輸送管道,服務面積81平方公里,總管長度約28.5公里,最大埋深40米。工程將布局20余處地塊截流管接入點,提供40萬立方米線性調蓄容積,同步新建1座超大規模復合功能提升泵站。
總院與該項目結緣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初。總院老一輩工程師,設計了當時我國規模最大的污水治理工程——合流污水一期工程,為蘇州河水質改善作出歷史性貢獻。
隨著城市建設與發展,國家對水環境要求不斷提高,合流一期現狀服務范圍、外部環境和運行方式均發生較大改變,亟待進行改造。
2015年,在市政府主要領導、市科委、城投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總院組成科研團隊,運用系統研究等方法,提出了創新的互聯互通理念。經過多年潛心研究、上百次現場踏勘,數十次專題研討會,凝煉形成了中心城區干線連通構想,并不斷建言獻策,為項目立項和推進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精益求精 交出滿意答卷
面對中心城區復雜的建設條件,總院勘察設計團隊積極與多方溝通協調,“每周一匯報,每月一會審”,經歷2年密集的項目推進,多輪方案精益求精,最終提出突破性的廠-站-網銜接方案,獲得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認可。
依據“先建再修、一管多用”原則,合流污水一期復線工程近期為合流污水一期干線空管檢修改造創造條件,遠期收集沿線系統初期雨水,實現合流一期、在建竹白連通管等干線的連通,為規劃蘇州河深隧預留通道,實現從靜至動的功能提升。
35年前,老一輩設計師為改善蘇州河水質嘔心瀝血,創下總院“金字招牌”;35年后,新一代設計師傳承總院“國家隊、創新、工匠”文化基因,引領行業創新發展,不懈努力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