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7年克難攻堅,廣西共建成鎮級污水處理廠713座,其余10個進入收尾階段,預計1月31日前全面完成,基本實現“鎮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目標,成為全國第7個實現該目標的省區市——這是1月12日召開的全區鎮級污水處理廠建設運營工作現場推進會透露的消息。
2014年我區就提出“鎮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的目標,以此作為我區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突破口。為此,自治區累計投入資金約60億元,強力推進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在項目審批、用地保證、資金使用和運營管理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和扶持。
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我區創新實施“投資、建設、管理、運營”一體化新模式,以企業投資形式推進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克服選址難、征拆難、管網施工難、項目融資難等難題,絕大部分項目不足百日即實現通水,創造出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廣西速度”。
“全覆蓋”目標的實現,也標志著我區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從全面建設進入全面運營新階段。據悉,2020年全區已建成的鎮級污水處理廠平均運營負荷率為63%,平均進水COD濃度為每升100毫克。未來我區仍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管網建設,提高污水收集率,因地制宜實施提標改造,通過推動鎮級污水處理廠打包運營、供排水一體化、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機制等措施,推動鎮級污水處理行業高質量發展。
摘自 《廣西日報》 2021.01.15 記者 駱萬麗 實習生 王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