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在沖刺四季度并邁向“十四五”之際,佛山市順德區正蹄疾步穩地開展治水攻堅工作。
11月20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污水管網建設發展情況專題詢問會在順德舉行,聚焦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污水管網建設工作存在難點和攻堅計劃,順德區人大代表與順德區、鎮(街)治水辦相關負責人面對面問答。
會議透露,未來3年內,順德力爭再推進1000公里污水管網建設,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6萬噸/日,基本實現全面截污目標。5年內順德將投入約200億元,全面實施截污管網、管網修復、拍門改造、雨污分流改造、污水處理廠擴建,河涌清淤、調水活水、沿岸景觀改造等工程,力爭3年內主要治水工程基本完成;5年內完成治水收尾階段的工程,全區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撰文:歐陽少偉
深入一線調研
找準“治水”詢問發力點
這是一次高規格、準備充分、有的放矢的專題質詢會。
會議由順德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冼陽福主持,順德區委副書記、代區長王勇,順德副區長劉國興,區住房城鄉建設和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順德分局、區治水攻堅辦公室、廣東順控水務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等部門主要負責人,以及十鎮街分管領導也到場應詢,體現了區、鎮兩級政府對于此次專題詢問會的重視。
在專題詢問會之前,順德區人大常委會就已組織各級人大代表開展前期調研活動,詳細了解工程進展和存在問題,充分聽取社情民意。
如何結合污水廠和污水管網建設,做好對城市主干河涌的水質提升工作?今年5月13日,順德區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工委組織部分區人大代表,視察順德水道烏洲斷面、樂從英雄河水污染防治工作情況,這已是順德區人大常委會對上述河段的連續第3年視察監督。
如何有效暢通農村分散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發揮其對內河涌的治理功效?7月29日,結合“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的活動安排,順德區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工委組織區治水辦、區國土城建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順德分局相關負責人一道深入村居一線,赴杏壇光華村面前涌、細閘涌、文國涌,勒流的扶安河、江義村里涌開展“回頭看”活動。
7月30日,順德區人大常委會又召開了污水管網建設發展情況專題詢問前期專項調研座談會,聽取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各鎮(街道)、村(社區)關于污水管網的建設、利用和管理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相關的意見和建議,廣泛收集各級人大代表、行業專家關于污水管網建設發展情況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為專題詢問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鎮(街)一級人大,結合“我為民、我履職、我行動”主題活動,人大代表也集思廣益,圍繞污水管網有關工作,紛紛開展視察監督活動。順德區人大常委會容桂街道工委組織人大代表開展污水管網建設專題調研,現場視察桂洲大道污水管網工程,要求發揮好人大代表作用,對污水管網的建設情況要加大宣傳,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陳村鎮人大則組織部門負責人和人大代表到兄弟鎮街樂從鎮,考察學習其治水“百日行動”,學習創新做法和理念,對標先進、尋找差距,更好謀劃治水攻堅工作,提升全鎮人居環境。
結合一線調研,順德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賴劍輝介紹,在前期控源基礎上,截污已成為當前順德水環境治理的重中之重,要加快推進污水管網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裝置鋪排,探索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水處理廠的跟蹤管理、養護機制,充分發揮污水管網最大功效,進一步推進雨污分流和清淤工作,堅決完成國家、省水污染防治考核目標任務。
為民持續追問
尋求“截污”共識與路徑
為保證專題詢問取得成效,參與會議的人大代表不僅深入調研做足功課,更對存在問題進行全面梳理,精心設計詢問問題,力求問到要害、問到關鍵。
順德區人大常委會委員何倩馨就管網建設基本狀況率先拋出問題,“污水管網建設工作始于2003年,工作開展有17年之久,建設是怎么推進的?管網使用了什么材質?”
順德區住房城鄉建設和水利局局長霍兆華介紹,順德污水管網建設主要采取兩種形式:一部分由城鎮污水廠經營單位在建設污水廠時配套建設,主要在2005-2007年和2014-2016年這兩個時間段;另外則是在市政道路建設時采取配套建設的污水管。截至目前,全區已建設污水管網1103公里,雨污合流管1110公里,雨水管網約2880公里,管網材質大多為混凝土管,部分為鋼管、PE等。
“污水管網處于地下隱蔽處,市民普遍關心其現狀,老舊管網現狀如何?是否存在老舊管網信息檔案材料、掌握其滲漏、堵塞等狀況?”順德區人大代表冼廣元來自市政建設系統,結合平日調研,他提出了一個尖銳問題。
霍兆華回應,順德區規劃部門已對順德全區的地下管線進行普查,并形成地下管網信息檔案。近期針對老舊管網運行情況,已投入資金約8000萬元,由順控水務公司負責實施對全區排水管網走向、材質、埋深、缺陷進行摸查,已完成管網摸查外業長度約為863公里。該項工作預計今年底完成,屆時將通過缺陷評估全面掌握老舊管網現狀。
“推進污水管網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財政經費,政府采取了怎樣的經費投入模式?另外,今年的管網建設任務是500公里,目前建設進度如何?”順德區人大常委會委員何寶英搶麥追問。
順德區治水辦綜合協調組副組長何永光介紹,2018年以前,順德城鎮污水廠配套的污水管網采用BT模式,由城鎮污水廠經營單位負責融資建設及運營,鎮街政府按約定期限分期支付管網建設費用;2018年以后,順德區推進的污水設施建設工程、水系整治工程均采用財政資金直投模式。
何永光還透露,近五年,順德區累計投入約55億元用于新增污水管網建設,建成530公里。“今年市要求區完成300公里的管網建設任務,但我們自我加壓到500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約332公里管網建設,雖然受到疫情、征地拆遷等問題影響,但區、鎮兩級正全力推進,力爭今年年底完成500公里的建設任務。”
“污水管網建設屬于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否存在因管網的管理不完善導致城市內澇?目前污水管網建設是否充分考慮城市排澇功能?”順德區人大代表張銀安平時密切關注管網建設與城市排澇問題,問到了另一個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
何永光回應說,目前全區雨污合流管網有1100多公里,雨季管網承受不了的時候,合流的雨污水就通過溢流口排出,容易導致內澇。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全面實施雨污分流改造。目前新建的截污管網已充分考慮城市排澇需要,在設計上增大截污系數。
詢問會上,順德區人大代表冼廣元、順德區人大城建環資委委員吳錫桐還就魚塘養殖、農村污水防治問題進行詢問。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順德分局局長陳永環補充回應說,今年已與區農業局做了前期摸排研究,并計劃明年一季度在龍江、勒流等養殖業集中的鎮街開展農業用水治理試點。
系統謀劃治污
盡顯人大政府新擔當
人大代表與相關部門負責人之間的詢問和應答,持續了一個半小時,涉及財政經費投入、治水行動計劃、后期管養辦法、農村分散式污水收集處理、水環境質量監測指標等14個問題。
對于下階段污水防治計劃,順德區副區長劉國興透露,順德將把全區10個鎮街劃分為3大水環境組團(東片區、北片區、西片區),確定七個聯圍開展流域治理。統籌考慮“廠、網、河”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全要素,實施綜合治理。另外,將大力推進污水管網建設,未來3年內完成污水管網建設1000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6萬噸/日,基本實現全面截污目標。同時,摸查及修復全區現狀管網4000公里,保障污水有效收集處理。
“這一次的專題詢問會是區人大對政府工作的關心和監督,是支持政府部門解決民生實事的重要舉措。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此要高度重視,將之作為提高自身工作效能的途徑,對于區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要照單全收,認真落實。”順德區委副書記、代區長王勇要求各部門各鎮街把治水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系統謀劃聯圍流域綜合治理的科學方式,增強全社會親水愛水護水的熱烈氛圍。
一問一答之間,傳遞了群眾心聲,匯聚了代表智慧,理清了污水管網建設的思路,盡顯順德人大政府共促水污染治理的擔當和作為。
“順德率先建設新時代廣東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驗區,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其中水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順德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冼陽福說,區政府下大決心加快污水管網建設,既然目標定下來,就要全面去落實,向全區人民兌現這份承諾;區人大也將加強人大監督,凝聚全社會共建力量,力促這一項群眾關心的工程達到既定目標、取得滿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