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落實《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積極服務落實“六保”任務 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環廳〔2020〕27號)有關要求,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宣傳引導作用,積極服務落實“六保”任務,促進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生態環境部政務新媒體平臺現開設“幫扶案例”欄目,介紹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落實“六保”任務、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兩個正面清單”效能、幫助企業和地方政府解決環境治理方面問題和困難的典型案例,今天,我們推出重慶市的典型案例第三篇,供大家參考借鑒,汲取相關經驗。
近年來,涪陵區委、區政府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開展樹立企業無小事理念優化營商環境“三百”行動(即“百名領導聯系企業,百個科室對接企業,百項涉企問題化解”行動),并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切實掌握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存在的困難問題,及時提出對策建議,推動全區上百家企業的有關稅收、環保、手續辦理、燃氣供應、企業融資等各種問題的妥善化解,為推動涪陵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重慶華峰新材料產業園(簡稱“重慶華峰”)是華峰集團2010年在涪陵白濤化工園區開始投資建設的產業園,主要生產聚氨酯新材料及原料,以及鋁熱傳輸復合材料,現有華峰化工、華峰氨綸、華峰鋁業、華峰新材料、華峰研究院、華峰聚酰胺等6家獨立法人公司入駐。其中重慶華峰化工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成立,已建成的年產54萬噸己二酸生產基地。華峰重慶氨綸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成立,規劃建設年產16萬噸差別化氨綸項目,分四期建設,已建成6萬噸差別化氨綸生產基地。
重慶華峰化工54萬噸己二酸項目和華峰重慶氨綸年產6萬噸差別化氨綸項目的主體工程及配套建設的廢水、廢氣、固廢等環保設施的建設規范、運行規范,廢水、廢氣實現達標排放,固體廢物進行了規范處置,項目投運以來未發生較大安全和環境事故。但項目產生的殘渣、廢活性炭、廢樹脂、廢塑料桶、廢堿液、廢催化劑、廢吸附劑、廢脫硫劑等固體廢物,存在外運處置難、處置費用高的問題,特別是每年上千噸的危險廢物一直困擾華峰化工公司、華峰氨綸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和基層環保管理人員。為了促進重慶華峰新材料產業園及重慶華峰化工、華峰氨綸的更好發展,首先要著力解決好企業危廢處置去向,降低危廢處置成本高的問題。涪陵區生態環境局主動與華峰集團銜接、探討企業的危廢處置問題,并會同重慶博達環科院分析危廢種類、性質,調研危廢處置工藝和環境可行性,對危廢處置項目的環境準入進行研判,確保項目的實施既能處置企業大量的危險廢物,又能做到廢物的綜合利用和焚燒熱能的再利用,實施清潔化生產和處置。
為推進項目落地建設,在華峰化工包裝物綜合利用項目和華峰氨綸擴建(含廢物利用)項目環評的編制過程中,區生態環境局積極進行現場指導,與技術部門、華峰化工等企業共同討論項目的污染防治措施設計問題,僅24個工作日就全部完成了華峰化工包裝物綜合利用項目的技術評估、受理公示、審查公示和行政審批。華峰氨綸擴建及廢物利用僅用27個工作日完成,環評審批時限均遠小于法定60個工作日。目前,華峰氨綸擴建及廢物利用工程已建成投運,可年處置濾渣、清洗殘渣、精制塔底液、廢礦物油及實驗室廢物等固廢6000噸,可為5.5t/h的余熱鍋爐供熱利用,按2018年產生2983.83噸危廢計算,可節約危廢處置費用800萬元左右。
我們將持續優化全區營商環境,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深化細化常態化開展服務企業“三百”行動,以聯系更緊、服務更細、效果更實為目標,著力營造全區各級各部門尊重企業、關心企業、支持企業的良好氛圍,推動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供稿:重慶市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