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647個鄉鎮污水廠今年全部投運,看看湖北如何嚴防“曬太陽”工程 一口氣拿出了一個重達346.62億元的大蛋糕,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將近兩年時間過去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3-17  瀏覽次數:94
    核心提示:647個鄉鎮污水廠今年全部投運,看看湖北如何嚴防“曬太陽”工程 一口氣拿出了一個重達346.62億元的大蛋糕,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將近兩年時間過去了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647個鄉鎮污水廠今年全部投運,看看湖北如何嚴防“曬太陽”工程
    中國給水排水 2019-03-17 08:45
     
    2017年,湖北在全省推動鄉鎮污水處理PPP,一口氣拿出了一個重達346.62億元的大蛋糕,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將近兩年時間過去了,今年,湖北647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終于將全部建成投產、運營,那么隨之而來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這些花大力氣建成的污水處理廠持續運行、發揮作用?
    對此,湖北省住建廳表示,湖北省全部鄉鎮污水處理廠將納入在線監測,并通過納入財政預算、征收污水處理費、運營獎補等5個方面舉措籌集運營資金。
    2月底,湖北省出臺《關于加強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維護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據該通知,一個縣內所有鄉鎮污水處理廠須整體打捆招標,交由一個運營主體集中運營維護。因歷史原因有多個運營主體的縣,應在3年內調整到位。
    據介紹,湖北省明確了污水處理廠的水質監測指標,包括進水COD、PH值,出水COD、氨氮、總氮、總磷等,各地將集中建設水質化驗中心或委托第三方進行檢測;在線監測所有鄉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率、污水廠負荷率、出廠水質綜合達標率等運行數據,全部匯集省級鄉鎮生活污水治理信息管理平臺,監測結果定期發布,市縣政府據此實施績效考核并付費;處理污水中產生的污泥,也須達標處理,污泥及其副產物的去向、用途、數量記錄,至少保存5年。
    運營經費方面,湖北省將五管齊下籌集。由市縣政府負擔的處理廠運營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加快對鄉鎮生活污水管網覆蓋地區征收污水處理費,今年力爭收費率達到20%以上,到2023年達到100%,污水處理費納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專款專用;從今年起5年內,根據每月運營考核情況,由省級財政給予運營獎補;爭取其他資金,包括中央政策項目資金、整合相關財政資金等,用于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
    附: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維護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為建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維護管理長效機制,確保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穩定運行,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明確目標要求
    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規劃引領、廠網同步、建管一體、全面推進的基本原則,以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完善、管網配套、在線監測、運行穩定為目標,加強日常維護,保障運營經費,嚴格績效付費,科學考核監督,建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長效機制。縣域范圍內的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原則上采用打捆招標的方式確定運營主體,因歷史原因縣域內有多個運營主體的,應在三年內依法依規調整到位。
    二、加強維護管理
    (一)加強收集管網運行維護。各地應編制鄉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安全運行及維護方案,明確管道、檢查井和排放口等部位的巡查周期和維護要求,及時解決淤堵、損壞、泄漏、溢流等問題,提高設施維護管理水平,確保設施有效運行。做好工商業排水戶納管管理工作,嚴格排水許可制度,禁止超標工業廢水進入生活污水收集系統。統籌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序和位置,避免對已建成管網造成損壞。
    (二)加強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各地應組織編制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方案,明確水質監測的指標(主要包括進水COD、PH值、流量,出水COD、氨氮、總氮、總磷、PH值、流量等)和頻率、主要工藝參數的調控范圍及應對水質水量變化的對策;科學編制設備維修保養方案,合理配備運營維護管理人員,明確設備保養周期、修理周期及更新計劃等,確保設施運行管理到位。
    (三)妥善做好污泥消納處理。各地應結合實際,編制污泥處理處置方案,實現污泥減量、穩定、無害處置,避免二次污染。污泥泥質應達到衛生填埋、園林綠化、土地改良等污泥處置標準。污泥去向及最終消納地點應做好記錄,對處理處置后的污泥及其副產物的去向、用途、用量等進行跟蹤、記錄和定期報告,相關資料至少保存5年。
    (四)定期開展污水水量水質核算工作。各縣(市、區)要加強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監管,按“一廠一檔”要求建立運行管理檔案和監督檢查臺帳。依據各鄉鎮常駐人口數量、供水量及用水量,定期核算污水量。當實際污水收集量持續小于設計污水量的80%或大于120%時,以及進水COD指標低于100mg/L或大于300mg/L時,應組織開展系統排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確保穩定運行。
    (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保障機制。各地應指導污水運營企業建立健全各崗位技術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及崗位責任制度,加強污水處理技術和運營管理培訓。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確保管理、操作和維護人員熟練掌握處理工藝、設施設備的運行維護要求及技術指標。完善應急保障機制,制定廠區應急預案,配備必要的搶險裝備、器材,并定期組織開展演練。
    (六)健全完善檢測化驗制度。各地應根據實際,采取集中建設水質化驗中心或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等方式,健全取樣、檢測和化驗制度,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操作規程對進出水的水質、水量和污泥進行檢測,做好在線監測和實驗室化驗數據對比。按時上報“全省鄉鎮生活污水治理信息管理平臺”所需要的數據,完善檢測數據的統計分析和報表制度。
    (七)支持技術創新。加強對運營單位的經營成本監管,建立健全成本約束機制,激勵運營單位改進技術、降低成本。鼓勵運營單位在保障污水處理達標排放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提高處理能力和處理效率。
    三、實施績效考核
    (一)實行在線監測。省級建立“省、市、縣三級數據聯通,相關部門實時共享”的鄉鎮生活污水治理信息管理平臺,對全省所有鄉鎮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實施在線監測,定期發布監測結果。省住建廳負責省級鄉鎮生活污水治理信息管理平臺建設管理;各市、州、縣鄉鎮生活污水治理責任部門負責指導本級在線監測設施建設管理,并向省級平臺提供實時在線監測信息;省生態環境廳負責對污水處理達標排放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二)嚴格考核標準。各地要嚴格制定鄉鎮污水處理項目運營考核標準,根據在線監測及相關運營管理情況,將“污水收集管網普及率、污水收集率、污水處理率、污水廠負荷率、出廠水質綜合達標率、穩定運行率、污泥規范化處理處置率”等七大指標達標情況,作為運營績效付費主要依據。七大指標為約束性指標,各地績效評價中必須包含并作為重點考核內容。
    (三)落實績效付費。各地應結合工作實際,合理制定付費標準。以政府和社會資本簽訂的PPP合同、特許經營協議等相關約定為基礎,縣(市、區)人民政府根據績效評價綜合考核結果,定期支付污水處理費用。
    (四)加強誠信管理。定期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安排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費財政預算情況進行檢查。省住建廳制定《鄉鎮生活污水治理誠信制度管理辦法》,并將地方政府、社會資本方不遵守合同約定的失信記錄推送至省社會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依法公開公示,開展聯合獎懲。
    四、強化經費保障
    鄉鎮生活污水治理項目運營經費由財政支持、使用者付費、省級獎補、其它支持等方面構成。
    (一)落實財政預算保障。建立財政預算的長效機制,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將由政府負擔的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
    (二)加快推進污水處理收費工作。根據“誰污染、誰付費”原則,按照有關規定,對鄉鎮生活污水管網覆蓋地區征收污水處理費。各地要穩步推進污水處理收費工作的落實,2019年力爭達到20%以上,逐年遞增,2023年實現污水處理收費100%的目標。排污單位或個人繳納的污水處理費納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專款專用。
    (三)實施省級運營獎補。省級運營獎補政策暫定5年(2019-2023年),由省住建廳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考核獎補工作。對投入運行的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開展在線監測考核。依據管網維護質量情況(主要參考進水COD濃度評判)、出水水質達標情況(主要參考出水COD濃度、氨氮、總磷等指標評判)、處理水量(按污水廠處理成效評判)、縣域經濟貧困程度等因素進行每月考核,由省級財政對運營維護較好的處理廠,通過一般性轉移支付給予一定的運營獎補,具體獎補辦法由省財政廳會同省住建廳、省生態環境廳研究制定。
    (四)積極爭取其它支持。省級各相關部門積極爭取中央政策項目資金,各級財政整合相關資金,用于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
    五、嚴格考核監督
    按照“省級組織、市級推動、縣級實施”的責任體系,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有關部門要按職責分工做好監督檢查和考核獎補工作。省住建廳每年初向省政府報告上年度全省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情況。各市、州人民政府負責統籌協調、檢查督辦。縣級政府是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責任主體,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各級政府要將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列為污染減排考核重要評價內容,簽訂目標責任書,強化工作責任。對履職不到位、運營管理狀況不佳的,對市(州)、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實施約談問責。
    來源:水工業市場雜志,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并表示歉意,謝謝!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贵德县| 栾城县| 正镶白旗| 班玛县| 当涂县| 财经| 固镇县| 会东县| 鄂托克旗| 沈丘县| 水富县| 右玉县| 洛阳市| 万年县| 龙岩市| 韶山市| 利川市| 含山县| 安徽省| 宿州市| 左权县| 湄潭县| 晋江市| 皮山县| 南川市| 祁阳县| 永吉县| 都安| 阳谷县| 澎湖县| 娄底市| 和静县| 苏州市| 安多县| 昔阳县| 延津县| 岳阳市| 天柱县| 阿勒泰市|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