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變廢為寶 化作春泥更護花
時間:2018-12-03
來源: 中科博聯
作者:墨肆水
導讀:陳同斌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環境修復中心主任,20多年前就已開始研究泥巴,鉆研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技術和工程研究。陳同斌這些年遭到許多質疑,但他仍在堅持,因為他預見到,伴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污泥一定會成為重大環境熱點問題。
污泥化作春泥更護花
“城市污泥現在已經很嚴重了!”陳同斌坐直身子,瞪大眼睛,情緒有些激動。他所說的城市污泥,是指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半固態或固態物質。據陳同斌介紹,北京每天產生的城市污泥已達到3000噸。
2007年至2008年,陳同斌牽頭的科研小組調查了全國兩岸三地144個城市市政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泥質,調查范圍之廣,全國首屈一指。
調查結果讓陳同斌眉頭緊鎖,他發現中國的城市污泥和國外不一樣。由于我國排水系統的設計特點,雨水和污泥經常混合在一起處理,污泥中的有機質比例降低,沼氣生產效率比國外明顯偏低。此外,我國污泥的熱值太低,70%以上的污泥不適合做焚燒處理。
陳同斌意識到,直接用國外的技術處理國內污泥,不靈,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才行。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陳同斌及其團隊研發出一套系統的技術方案智能好氧發酵技術。陳同斌帶領課題組開始" 雇傭" 微生物," 消化" 污泥。他們欣喜地發現,微生物就像不知休眠的永動機,不停地分解污泥中的有機物,代謝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大量生物熱。令人生厭的城市污泥,正在陳同斌和同事們的手中變成有機肥,化作護花的" 春泥" 。
2013年2月,污泥好氧生物發酵處理成套設備研發與應用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這是目前國內污泥行業獲得的最高級別科技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