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污泥“搖身”一變竟然成了綠植的陶粒
2018年07月06日 來源: 中國寧波網-寧波日報
污泥變身陶粒,市民好奇查看。(劉波攝)
“吃”進濕濕的污泥,“吐”出塊塊黑色泥餅。通過這樣的大型機械設備,污泥有了利用價值——用作綠植覆土等。前天,“市民走近生活污水處理第一線”活動來到最后一站:位于鎮海區的市供排水集團下屬單位北區污水處理廠,實地了解污水處理“最后一公里”,以及污泥無害化處置。
走進廠區,就見芳草萋萋、綠樹成蔭,給盛夏增添了一分涼意。市民代表注意到廠區有不少綠植下鋪著一顆顆不規則圓形“小泥塊”。“這是生物污泥陶粒,以污泥為原材料制成,是一種優良的綠色過濾材料,不僅能用在綠化中,還可以用在建材、化工等領域。”隨行的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介紹。
隨著寧波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顯著提升,污水處理后產生的生物污泥也大幅增加。“用生物污泥制作陶粒,是廠區最近嘗試的污泥處置新思路。”北區污水處理廠副廠長胡展波說,這一工藝如果能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可有效緩解“污泥圍城”困局。
在胡展波指引下,市民代表來到污泥干化處置中心。這里是污泥處置的“預處理”場所,可以降低污泥中的水分,減少污泥體積。含水率99.5%的污泥經脫水機房的板框壓濾,含水率可降至60%;除板框壓濾工藝,北區污水處理廠還運用離心機脫水的方式對污泥進行干化,可將含水率降至80%。
“高昂的污泥處置費用占污水處理廠生產成本的20%以上,給企業造成了較大的運營壓力。如何拓展污泥處置市場,探索污泥資源化利用技術,是污水處理行業創新突破的關鍵。”市供排水集團排水公司副總經理李喬一說,公司近些年先后投資建設了南區污水處理廠污泥干化中心一期、二期項目,北區污水處理廠污泥干化中心,污泥的減量化工作得到有效提升。
記者王嵐 通訊員 王力平 朱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