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想起來,多年前曲久輝院士給我們企業提出的建議實在是太正確了,讓我們如今遠遠地走在了時代前列。”說起院士工作站,杭州回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王萬壽充滿了感慨。
杭州回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環境治理及資源回用技術開發和設備生產的科技型企業。2008年,企業從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引進了曲久輝院士團隊,最開始是為了掌握重金屬廢水的核心處理技術。2011年,回水科技“電化學技術院士工作站”被認定為“杭州市院士專家工作站”,雙方的合作也推進了一個層級。
碳材料哪種更合適,院士指明了方向
王萬壽告訴記者,在2011年的時候,曲久輝院士曾提出一個發展方向:讓公司針對劣五類水進行處理,變為更符合生態要求的三類水。“國內的市政、工業廢水經過處理后達到劣五類級別,雖然達標了,但是在符合生態要求上還有一定的差距。而三類水是可以游泳的級別,比劣五類水的要求高很多。”
在曲久輝院士團隊與企業研發人員的多次研討之下,確定用粉末活性焦作為主要吸附材料,實現對污水的深度處理吸附工藝。初步構想的具體落實,是曲院士與企業研發人員一次次的研討、碰撞當中逐漸誕生的。
“當時在活性焦材料的基材選擇上我們遇到了困難。活性焦基材就是常見的碳材料,但碳材料種類如此之多,如何選擇吸附性強的那一款?”王萬壽記得,當企業把問題“拋”給院士團隊之后,曲久輝提出兩個非常關鍵的建議:一是要用年輕的褐煤;二是煤的開采地最好是森林集中的地區。“符合這些特性的材質生產的活性焦材料吸附能力強,可以作為選材的方向。曲院士的建議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
三類水研究正開始,企業走在了前列
合適的吸附材料是實現“多級流動床活性焦吸附再生水深度處理工藝”的重要一環。王萬壽介紹,這是企業自主研發的技術,通過將活性焦材料制成多個“高塔”的樣式,讓污水能夠充分滲透所有的活性焦材料,提高吸附材料的利用效率。這項工藝當中的“亮點”有很多,其中一項,是曲院士提出的“活性焦材料重復利用”。
具體來說,是將使用過后沾滿污泥的活性焦材料進行簡單清洗,恢復吸附能力,最終達到“高指標出水,低成本運行”。“曲院士非常有責任心,他的想法是真正從社會環保、節能出發的。”王萬壽說,“他不僅僅著眼于廢水的治理,更看中如何實現資源回收與能量轉化。”
2016年10月,5萬噸/天的市政污水處理ACCA技術試驗項目奠基開工儀式在義烏舉行,成為國內第一個市政污水處理出水按地表三類水水質標準排放的樣板工程。目前,公司已經在新疆建成了1500噸規模的廢水處理基地,20萬噸規模的生產基地正在建設當中。
“三類水標準正在開始成為國內企業的研究方向,同樣的研究我們早在5年前就開始了,曲院士的建議讓我們走在了時代前列。”王萬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