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區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污泥處理新模式
圖為工人們正在將制成的環保磚裝車。 藍潔雯 攝
記者日前獲悉,自今年4月份起,韶關市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已實現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利用,為韶關的污染減排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據了解,韶關市市區目前已建成6家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成污水處理總規模達24.7萬噸/日,每年產生一般性固體廢物污泥量(含水率80%)約1萬噸。隨著韶關第五污水處理廠(3萬噸/日)和韶關學院片污水處理廠(0.7萬噸/日)在今年底前陸續建成投產,以及市第三污水處理廠(6萬噸/日)明年建成投產后,韶關市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產生量將進一步增加。
目前,市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污泥的處置方式為運送至花拉寨垃圾衛生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該污泥處置方式需在市區垃圾衛生填埋場的有限庫容中每年新增約1萬立方米的擠占庫容,且該污泥處置方式在《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工作考核暫行辦法》中不受推崇,考核得分較低。市住管局經過與相關職能部門、企業多次的溝通和協調,并報經市政府同意后,最終確定將市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運送至手續、證照齊全的市武江區懿輝新型建材廠等相關企業進行建材利用處置,將所產生的污泥用于制造新型節能環保磚,使城鎮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實現建材利用,并達到無害化、資源化利用處置的目的。
同時,韶關市住管局于今年2月份制定和印發了《韶關市區污泥處理處置工作方案》,并要求各縣(市、區)應按照因地制宜、就近處理處置原則,優先采用污泥資源化、污泥焚燒等方式進行合理、合規、合法處置城鎮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并制定本地區污泥處理處置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