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來發副廳長在全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上的講話
2013年8月20日
|
日期: 2013-08-26 稿源:廳總量處 |
同志們: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污染減排工作。省委書記強衛在省委十三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十六字方針并強調,要切實保障生態安全,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業污染治理、受污染地區生態修復等工作,推進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完成污染物減排任務。鹿心社省長在講話中也強調,要以凈空、凈水、凈土行動為抓手,加強重點行業監管,確保全年化學需氧量、氨氮兩項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削減1.2%、2%,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為貫徹落實強衛書記和鹿心社省長在省委十三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全力推進全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確保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省住建廳和省環保廳決定今天在九江市德安縣召開全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作推進會。下面講三點意見: 一、清醒認識當前我省減排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 國家下達給我省的“十二五”減排目標是:到2015年,全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73.2萬噸、8.52萬噸以內,比2010年的77.7萬噸、9.45萬噸分別減少5.8%、9.8%,并確定我省2013年減排目標是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分別比上年減少1.2%、2%。根據國家核查核算結果,今年上半年,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1.72%、2.11%,兩項指標均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要求,但“十二五”前兩年半時間,除化學需氧量完成“十二五”減排任務的74.2%,超過序時進度24.2個百分點外,氨氮僅完成“十二五”減排任務的47.8%,落后序時進度2.2個百分點。當前我省減排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部分地區對減排考核的“三條紅線”認識還不到位,列入減排目標責任書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減排項目建設進展嚴重滯后。今年初,國務院和省政府出臺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明確規定了“三條紅線”,這“三條紅線”一是年度四項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全部完成;二是重點減排項目按減排目標責任書要求全部落實;三是監測體系建設運行情況達到相關要求,突破任何一條紅線,認定該地區未通過年度減排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全省列入減排目標責任書,且須在2013年底前建成投運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有32個,其中,吉安市新源、新余市城東、南康市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及南昌市瑤湖污水處理廠已建成投運,德安縣、貴溪市、贛州市白塔上等8個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但上饒市污水處理廠三期、鉛山等19個縣級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建設進展嚴重滯后,如不能在年底前建成投運,將直接導致全省及項目所在地區無法通過年度減排考核。 (二)城鎮化快速發展,污染物新增量消化壓力大。當前我省正處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今年上半年全省GDP增長10.2%,預計全年城鎮化率提高1.75個百分點(新增城鎮人口約90萬);城鎮化率和GDP每提高1個百分點,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將分別增加約1.5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十二五”后兩年半時間,全省將新增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6.85萬噸、0.83萬噸,分別占動態削減任務的85.3%、62.7%。這些實實在在的污染物新增量,需要大量的減排量加以消化。 (三)主要減排工程及效益明顯不足,化學需氧量尤其是氨氮實現年度減排目標存在巨大風險。一是部分市縣城鎮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及重點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展緩慢,無法消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及城鎮人口迅速增長產生的污染物新增排放量。二是城鎮污水處理廠減排效益較低。大多數城鎮污水處理廠因配套管網不完善,進水濃度低,減排效益無法充分發揮。全省15座設區市級污水處理廠中,近30%進水濃度未達到設計值的60%,85座縣級污水處理廠中,近60%進水濃度未達到設計值的50%。部分縣級污水處理廠,如豐城新區污水處理廠因管網下沉斷裂、泵站損壞,停運一年多時間;浮梁、蓮花、湘東、瑞昌、共青城、余江、崇義、安遠、興國、萬安、井岡山、吉安、資溪、崇仁、宜黃、橫峰、余干等縣級污水處理廠因配套管網不完善,進水水量不足、進水濃度長期偏低,無法正常運行。 面對艱巨的減排任務和嚴峻的減排形勢,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關于節能減排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省委提出的“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十六字方針上來,充分認識到污染減排是江西綠色崛起的重要保障,是各級政府對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不折不扣完成任務。 二、扎實推進污染減排重點工程取得實效 現在離年底國家減排考核只剩下4個多月的時間,必須準確把握關鍵環節,突出工作重點,采取超常措施,扎實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運行,確保完成年度減排任務。 (一)加快減排工程建設,提升工程減排能力。一是加快推進減排目標責任書項目建設。減排目標責任書項目是確保實現年度減排目標的核心措施,也是國家年度減排考核的主要內容,務必按期建成投運,這是剛性任務,不容打折扣。各相關地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人員、責任和項目資金,倒排工期,細化施工方案,確保年底前建成投運。明后年有建設任務的地區也要提前謀劃,早作準備,力爭提前建成投運。二是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今年生活源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減排,主要依靠46個城鎮污水處理廠通過完善配套管網建設、增加進水量及提高進水濃度來實現。各地尤其是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長期偏低的地區,要嚴格按照省住建廳和省環保廳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城鎮污水處理相關指標調查監測工作的通知》(贛建城〔2010〕22號)要求,開展城鎮污水濃度及水量調查監測,根據排水管網走向,在化糞池出口、小街巷排水管檢查井、次干道排水管檢查井,主干道排水管檢查井以及截污干管檢查井逐一采集樣品,盡快查出管網滲漏點及水量、濃度突變管段,一經查實立即采取整改補救措施,提高城鎮污水收集率、污水處理廠進水水量和濃度。 (二)加強環境監管執法,提升管理減排效能。一是規范和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監管。國控污水處理廠必須按照國家和省要求完善中控系統和在線監控設施,實時監測水質水量指標,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其中,設計日處理能力大于2萬噸(含2萬噸)的城鎮污水處理廠中控系統能隨機調閱進出水水量和水質主要指標、鼓風機電流、鼓風量、曝氣設備的運行狀況、曝氣池的溶解氧濃度、污泥濃度等數據及趨勢曲線,且相關數據至少保存一年。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單位應加強污水處理設施設備維護及運行管理,規范污泥處理處置,完善污水處理廠生產運行臺賬。二是加強對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工業廢水水質的監控。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工業廢水必須滿足納管標準,排放含一類污染物廢水的工業企業,其廢水必須經處理并在車間排口達標后方可排入城鎮排水系統。三是嚴格環境執法。各級環保部門要加強對城鎮污水處理廠及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工業廢水現場檢查和監測,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污染治理設施停運、非法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會同城建部門逐月核定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水量,對運行不正常、出水水質超標的,扣減相應的污水處理費用,并依法予以處罰。 三、切實加強對污染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各級政府是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的責任主體,對本行政區域減排工作負總責,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各級環保部門、城建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切實提高執行力,全力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與運行。 (二)加大督查調度通報力度。各地要強化績效管理,建立完善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工作跟蹤督查機制,形成定期督辦、定期調度、定期通報制度。省環保廳將會同省住建廳進一步加大對列入減排目標責任書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跟蹤督查、調度力度,逐月通報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并及時實施減排預警、約談、限批等嚴厲措施,確保項目按期建成投運。 (三)嚴格減排考核。鑒于列入減排目標責任書,且須在2013年建成投運的20家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建設進展嚴重滯后,將影響全年減排任務的完成,對上述項目所在地區實行減排預警,并根據省政府出臺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規定,約談上述地區政府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責令限期整改。對逾期整改不到位的,新聞媒體公開曝光,并暫緩所在地區新增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的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對減排目標責任書項目未按期建成投運的地區,認定為未通過年度減排考核,并實行“一票否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