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污泥處置行業破解難題還需技術革新 工信部近日對外公開征求對《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06  瀏覽次數:100
    核心提示:污泥處置行業破解難題還需技術革新 工信部近日對外公開征求對《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公開征求對《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發布時間:2017-08-23  來源: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推進綠色制造,指導環保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我們研究起草了《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現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如有意見,請于201795日前將書面意見反饋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人:郭庭政

    聯系電話:010-68205359

            真:010-68205340

    附件:《關于加快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1 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征求意見稿) 為貫徹和落實《中國制造 2025》和《“十三五”國家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推進綠色 制造,提升環保裝備制造業水平,促進環保產業持續健康 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發展環保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性 環保裝備制造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技術基礎,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 “十二五”以來,環保裝備制造業規模迅速擴大,發展模 式不斷創新,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技術水平大幅提升,主 要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部分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先 進裝備和優勢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產品覆蓋近百個國 家和地區,行業整體水平得到了跨越式發展,2016 年實現 產值 6200 億元,比 2011 年翻一番。 “十三五”時期,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施最嚴 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為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市 場空間。發展壯大綠色制造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2 對環保裝備制造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環保裝備 制造業創新能力不強,產品低端同質化競爭嚴重,先進技 術裝備應用推廣困難等問題依然突出,與當前綠色發展的 要求仍有較大差距。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 展,對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先進環保裝備的 有效供給、促進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總體思路和目標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 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 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全面提升先進 環保裝備有效供給為主線,強化創新驅動,優化產品結構, 完善標準體系,促進融合發展,落實和完善支持行業發展 的相關政策,激發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市場主體活力, 引導全行業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為綠色 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 到 2020 年,行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 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先進環保 技術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 3 主要技術裝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競爭力明顯增 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創 建百家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 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 集群。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 10000 億元。 三、重點任務 (一)強化技術研發協同化創新發展。鼓勵企業圍繞 亟待解決環境污染熱點難點問題,以突破關鍵共性技術為 目標,以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為依托,以產業鏈為紐帶,培 育創建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引導企業沿產 業鏈協同創新,推動形成協同創新共同體,實現精準研發, 提高產品研發效率,攻克一批污染治理關鍵核心技術裝備 以及材料藥劑。加強應用推廣平臺建設,完善產業化機制, 鼓勵創新成果轉化,推動裝備與治理項目精準對接,加快 在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中的 應用。 (二)推進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探索推進非 標產品模塊化設計、標準化制造,推廣物聯網、機器人、 自動化裝備和信息化管理軟件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提高 環保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生 4 產過程的精益化管理。加大綠色設計、綠色工藝、綠色供 應鏈在環保裝備制造領域的應用,開展生產過程中能效、 水效和污染物排放對標達標,創建綠色示范工廠,提高行 業綠色制造的整體水平。 (三)推動產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發展。優化環保裝 備產品結構,拓展產品細分領域,逐步開發形成針對不同 行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化、系列化產品,針對環 境治理成本和運行效率,重點發展一批智能型、節能型先 進高效環保裝備,根據用戶治理需求和運行環境,打造一 批定制化產品。加強環保裝備產品品牌建設,建立品牌培 育管理體系,提高產品質量檔次,提升自主品牌市場認可 度,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自主品牌,提高品牌附加 值和國際競爭力。 (四)引導行業差異化集聚化融合發展。鼓勵環保裝 備龍頭企業向系統設計、設備制造、工程施工、調試維護、 運營管理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商發展,中小企業向產品專一 化、研發精深化、服務特色化、業態新型化的“專精特新” 方向發展,形成一批由龍頭企業引領、中小型企業配套、 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聚集區。引導環保裝備制造與互聯網、 服務業、金融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業態,加 5 快提升制造型企業服務能力和投融資能力。推進軍民融合, 促進軍民兩用裝備在環境污染治理領域的應用推廣。鼓勵 傳統制造企業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向環保裝備制造業拓展, 促進產業鏈條向深度和廣度延伸。 (五)鼓勵企業國際化開放發展。鼓勵環保裝備企業 加強合作,采取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形式,積極拓展國外 市場,通過技術引進、合作研發、直接投資等方式參與海 外環保工程建設和運營,引導環保裝備制造業由以單機出 口為主向提供成套設備和服務為主的國際設備總承包和工 程總包轉變。鼓勵環保裝備企業與基礎設施建設企業聯合, 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中的環境基礎 設施建設項目。充分利用雙邊、多邊合作機制和交流平臺, 加強與國外企業信息、技術和項目交流合作,推動環保技 術裝備專利、標準等國際互認,實現國際化對接。 四、重點領域 (一)大氣污染防治裝備。重點研發 PM2.5 和臭氧主 要前體物聯合脫除、三氧化硫(SO3)處理等趨勢性、前瞻 性技術裝備。研發除塵用脈沖高壓電源等關鍵零部件,推 廣垃圾焚燒煙氣、移動源尾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廢 氣的凈化處置技術及裝備。推進燃煤電站超低排放、鋼鐵、 6 焦化、有色、建材、化工等非電行業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 重點領域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技術裝備的應用示范。 (二)水污染防治裝備。重點攻關厭氧氨氧化技術裝 備和電解催化氧化、超臨界氧化等高級氧化技術裝備,研 發生物強化和低能耗高效率的先進膜處理技術與組件,開 展飲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處理技術裝備等基礎研究。重點 推廣低成本高標準、低能耗高效率污水處理裝備,深度脫 氮除磷與安全高效消毒技術裝備。推進黑臭水體修復、農 村污水治理、城鎮及工業園區污水廠節能提標改造,工業 及畜禽養殖、垃圾滲濾液處理等領域高濃度難降解污水應 用示范。 (三)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重點研發建筑垃圾濕 法分選、污染底泥治理修復、垃圾高效厭氧消化、垃圾焚 燒煙氣高效脫酸、焚燒煙氣二噁英與重金屬高效吸附、垃 圾焚燒飛灰資源化處理等技術設備。重點推廣先進高效垃 圾焚燒技術裝備、焚燒爐渣及飛灰安全處置技術裝備,低 能耗污泥脫水、深度干化技術裝備、垃圾滲濾液濃縮液處 理、沼氣制天然氣、失活催化劑再生技術設備等。針對生 活垃圾、危險廢物焚燒處理領域技術裝備工藝穩定性、防 治二次污染,城鎮污水處理廠及工業廢水處理設施污泥處 7 理處置等重點領域開展應用示范。 (四)土壤污染修復裝備。重點研發土壤生物修復、 強化氣相抽提(SVE)、重金屬電動分離等技術裝備。重點 推廣熱脫附、化學淋洗、氧化還原等技術裝備。針對石油、 化工、冶煉、礦山等污染場地對人居環境和生態安全影響, 農田土壤污染、工業用地污染、礦區土壤污染等治理需求, 開展應用示范。 (五)環境污染應急處理裝備。重點研發危險化學品 事故、航運中危化品(氰化物)防泄漏及應急治理的應急 技術裝備。重點推廣移動式三廢應急處理技術裝備、水上 溢油應急處置技術裝備等。開展危險化學品事故、藍藻水 華應急處置等技術裝備的應用示范。 (六)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重點研發污染源水質 聚類分析、水質毒性監測,石化、化工園區大氣污染多參 數連續監測與預警,生物監測及多目標物同步監測,應急 環境監測等技術裝備。重點推廣污染物現場快速監測、揮 發性有機物、氨、重金屬、三氧化硫(SO3)等多參數多污 染物連續監測,車載、機載和星載等區域化、網格化環境 監測技術裝備,農田土壤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快速 檢測、診斷等技術裝備。 8 (七)環境污染防治專用材料與藥劑。重點研發新型 高效水處理材料與藥劑、超凈過濾、高效氣固分離材料, 土壤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固化脫除、微生物修復、 生態修復、環保用納米材料及藥劑。重點推廣高效低阻長 壽命除塵濾料、脫硫用耐腐蝕襯板、土壤重金屬鈍化材料 及藥劑、揮發性有機物處理用催化劑、垃圾除臭劑、原位 鈍化、固定、生物阻隔材料及藥劑等。 (八)噪聲與振動控制裝備。重點推廣軌道交通隔振技 術裝備、高速鐵路聲屏障技術裝備、陣列式消聲器、低頻 噪聲源頭診治裝備等關鍵技術裝備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行業規范引導。按照環保裝備制造業的細 分領域,制定分領域的規范條件,發布符合規范條件企業 名單,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定期修訂發布《國 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加快先進技術裝 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進一步完善行業標準體系,引領產 品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成套化發展。構建行業經濟 運行監測體系,規范環保裝備制造業有序發展。 (二)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現有資金渠 道,發揮節能節水環保專用設備所得稅優惠政策和首臺 9 (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支持先進環保技術裝 備產業化示范和推廣應用。積極推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 融資租賃、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信用保險保單質押貸款等 等金融產品加大對環保裝備制造業支持力度。鼓勵社會資 本按市場化原則設立產業基金,投資環保裝備制造業。 (三)充分發揮中介組織支撐作用。利用相關行業協 會、科研院所和咨詢機構等熟悉行業、貼近企業的優勢, 積極開展政策宣傳、技術交流、標準制定、運行監測、行 業自律等工作,做好政府與行業、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 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圍繞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 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人才培訓體系,加強具有創新精 神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 設,加強“走出去”人才的儲備和培養,為行業發展提供 多層次創新人才保障。


    污泥處置行業破解難題還需技術革新

     


    來源:山西日報

    1人參與 0評論
     
     

    原標題:污泥處置行業破解難題還需技術革新

      新聞:工信部近日對外公開征求對《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在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方面,《指導意見》表示,重點研發建筑垃圾施法分選、污染底泥治理修復等處理技術。另外,重點推廣先進高效低能耗污泥脫水、城鎮污水處理技術,在重點領域開展應用示范。
    點評:污泥處理需要無害化、穩定化、減量化、衛生化及資源化處理處置,這五化都需要先進的技術來支撐。污泥處理處置所面臨的瓶頸有污泥處理處置主流技術路線缺乏評估驗證、污泥穩定化處理與安全處置銜接不足、污泥處理處置標準、政策保障等支撐體系尚未形成以及先進技術與突破前沿技術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及提升。
    污泥處理處置亟須通過科技創新,形成我國污泥綠色低碳安全的理論體系和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新聞:工信部近日對外公開征求對《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在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方面,《指導意見》表示,重點研發建筑垃圾施法分選、污染底泥治理修復等處理技術。另外,重點推廣先進高效低能耗污泥脫水、城鎮污水處理技術,在重點領域開展應用示范。
    點評:污泥處理需要無害化、穩定化、減量化、衛生化及資源化處理處置,這五化都需要先進的技術來支撐。污泥處理處置所面臨的瓶頸有污泥處理處置主流技術路線缺乏評估驗證、污泥穩定化處理與安全處置銜接不足、污泥處理處置標準、政策保障等支撐體系尚未形成以及先進技術與突破前沿技術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及提升。
    污泥處理處置亟須通過科技創新,形成我國污泥綠色低碳安全的理論體系和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五河县| 连山| 柘荣县| 涿鹿县| 宜州市| 辽源市| 博兴县| 六枝特区| 崇阳县| 元阳县| 武乡县| 建阳市| 漠河县| 宿州市| 桐柏县| 怀化市| 睢宁县| 莱州市| 乌兰浩特市| 镇坪县| 洪湖市| 新巴尔虎左旗| 睢宁县| 专栏| 仪陇县| 抚州市| 甘孜| 三门峡市| 沛县| 松潘县| 抚远县| 宝丰县| 格尔木市| 安义县| 翁源县| 贵南县| 积石山| 延吉市| 津市市|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