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直轄市建委(規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0-10  瀏覽次數:207
    核心提示: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直轄市建委(規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
    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直轄市建委(規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及《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進一步提升建筑業信息化水平,我部組織編制了《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

      附件: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6年8月23日

     



    附件:
    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
    建筑業信息化是建筑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筑業轉變發展方式、提質增效、節能減排的必然要求,對建筑業綠色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一、指導思想
    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務院推進信息化發展相關精神,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及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等相關要求,實施《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增強建筑業信息化發展能力,優化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環境,加快推動信息技術與建筑業發展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信息化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塑造建筑業新業態。
        二、發展目標
    “十三五”時期,全面提高建筑業信息化水平,著力增強BIM、大數據、智能化、移動通訊、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建筑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進展,初步建成一體化行業監管和服務平臺,數據資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較強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和信息化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建筑企業及具有關鍵自主知識產權的建筑業信息技術企業。
    三、主要任務
    (一)企業信息化。
    建筑企業應積極探索“互聯網+”形勢下管理、生產的新模式,深入研究BIM、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應用,創新商業模式,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1.勘察設計類企業
        1)推進信息技術與企業管理深度融合。
    進一步完善并集成企業運營管理信息系統、生產經營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升級換代。深度融合BIM、大數據、智能化、移動通訊、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實現BIM與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體化應用,促進企業設計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快BIM普及應用,實現勘察設計技術升級。
    在工程項目勘察中,推進基于BIM進行數值模擬、空間分析和可視化表達,研究構建支持異構數據和多種采集方式的工程勘察信息數據庫,實現工程勘察信息的有效傳遞和共享。在工程項目策劃、規劃及監測中,集成應用BIM、GIS、物聯網等技術,對相關方案及結果進行模擬分析及可視化展示。在工程項目設計中,普及應用BIM進行設計方案的性能和功能模擬分析、優化、繪圖、審查,以及成果交付和可視化溝通,提高設計質量。
    推廣基于BIM的協同設計,開展多專業間的數據共享和協同,優化設計流程,提高設計質量和效率。研究開發基于BIM的集成設計系統及協同工作系統,實現建筑、結構、水暖電等專業的信息集成與共享。
        3)強化企業知識管理,支撐智慧企業建設。
    研究改進勘察設計信息資源的獲取和表達方式,探索知識管理和發展模式,建立勘察設計知識管理信息系統。不斷開發勘察設計信息資源,完善知識庫,實現知識的共享,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識的價值,支撐智慧企業建設。
    2.施工類企業
    (1)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滿足企業多層級管理需求的數據中心,可采用私有云、公有云或混合云等方式。在施工現場建設互聯網基礎設施,廣泛使用無線網絡及移動終端,實現項目現場與企業管理的互聯互通強化信息安全,完善信息化運維管理體系,保障設施及系統穩定可靠運行。
    (2)推進管理信息系統升級換代。
    普及項目管理信息系統,開展施工階段的BIM基礎應用。有條件的企業應研究BIM應用條件下的施工管理模式和協同工作機制,建立基于BIM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推進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完善并集成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資金管理、勞務管理、物資材料管理等信息系統,實現企業管理與主營業務的信息化。有條件的企業應推進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項目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的深度集成,實現業務財務管理一體化。推動基于移動通訊、互聯網的施工階段多參與方協同工作系統的應用,實現企業與項目其他參與方的信息溝通和數據共享。注重推進企業知識管理信息系統、商業智能和決策支持系統的應用,有條件的企業應探索大數據技術的集成應用,支撐智慧企業建設。
    (3)拓展管理信息系統新功能。
    研究建立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提高企業風險管控能力。建立并完善電子商務系統,或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系統,開展物資設備采購和勞務分包,降低成本。開展BIM與物聯網、云計算、3S等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的集成應用研究,建立施工現場管理信息系統,創新施工管理模式和手段。
        3.工程總承包類企業
        1)優化工程總承包項目信息化管理,提升集成應用水平。
    進一步優化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組織架構、工作流程及信息流,持續完善項目資源分解結構和編碼體系。深化應用估算、投標報價、費用控制及計劃進度控制等信息系統,逐步建立適應國際工程的估算、報價、費用及進度管控體系。繼續完善商務管理、資金管理、財務管理、風險管理及電子商務等信息系統,提升成本管理和風險管控水平。利用新技術提升并深化應用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設計管理、采購管理、施工管理、企業管理等信息系統的集成及應用。
    探索PPP等工程總承包項目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建立相應的管理信息系統。
        2)推進“互聯網+”協同工作模式,實現全過程信息化。
    研究“互聯網+”環境下的工程總承包項目多參與方協同工作模式,建立并應用基于互聯網的協同工作系統,實現工程項目多參與方之間的高效協同與信息共享。研究制定工程總承包項目基于BIM的多參與方成果交付標準,實現從設計、施工到運行維護階段的數字化交付和全生命期信息共享。
    (二)行業監管與服務信息化。
    積極探索“互聯網+”形勢下建筑行業格局和資源整合的新模式,促進建筑業行業新業態,支持“互聯網+”形勢下企業創新發展。
        1.建筑市場監管。
        1)深化行業誠信管理信息化。
    研究建立基于互聯網的建筑企業、從業人員基本信息及誠信信息的共享模式與方法。完善行業誠信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企業、從業人員誠信信息和項目信息的集成化信息服務。
        2)加強電子招投標的應用。
    應用大數據技術識別圍標、串標等不規范行為,保障招投標過程的公正、公平。
        3)推進信息技術在勞務實名制管理中應用。
    應用物聯網、大數據和基于位置的服務(LBS)等技術建立全國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臺,并與誠信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對接,實現深層次的勞務人員信息共享。推進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等技術在工程現場勞務人員管理中的應用,與工程現場勞務人員安全、職業健康、培訓等信息聯動。
        2.工程建設監管。
        1)建立完善數字化成果交付體系。
    建立設計成果數字化交付、審查及存檔系統,推進基于二維圖的、探索基于BIM的數字化成果交付、審查和存檔管理。開展白圖代藍圖和數字化審圖試點、示范工作。完善工程竣工備案管理信息系統,探索基于BIM的工程竣工備案模式。
        2)加強信息技術在工程質量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構建基于BIM、大數據、智能化、移動通訊、云計算等技術的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模式與機制。建立完善工程項目質量監管信息系統,對工程實體質量和工程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和質量檢測單位的質量行為監管信息進行采集,實現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等信息共享,保障數據可追溯,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水平。建立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對工程現場人員、機械設備、臨時設施等安全信息進行采集和匯總分析,實現施工企業、人員、項目等安全監管信息互聯共享,提高施工安全監管水平。
        3)推進信息技術在工程現場環境、能耗監測和建筑垃圾管理中的應用。
    研究探索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環境、能耗監測模式,探索建立環境、能耗分析的動態監控系統,實現對工程現場空氣、粉塵、用水、用電等的實時監測。建立建筑垃圾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實現項目建筑垃圾的申報、識別、計量、跟蹤、結算等數據的實時監控,提升綠色建造水平。
        3.重點工程信息化。
    大力推進BIM、GIS等技術在綜合管廊建設中的應用,建立綜合管廊集成管理信息系統,逐步形成智能化城市綜合管廊運營服務能力。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積極應用BIM、虛擬現實等技術開展規劃、設計,探索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的運營管理,并示范應用。加快BIM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施工中的應用,推動各參建方共享多維建筑信息模型進行工程管理。在“一帶一路”重點工程中應用BIM進行建設,探索云計算、大數據、GIS等技術的應用。
        4.建筑產業現代化。
    加強信息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推進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設計、生產、運輸、裝配及全生命期管理,促進工業化建造。建立基于BIM、物聯網等技術的云服務平臺,實現產業鏈各參與方之間在各階段、各環節的協同工作。
        5.行業信息共享與服務。
    研究建立工程建設信息公開系統,為行業和公眾提供地質勘察、環境及能耗監測等信息服務,提高行業公共信息利用水平。建立完善工程項目數字化檔案管理信息系統,轉變檔案管理服務模式,推進可公開的檔案信息共享。
        (三)專項信息技術應用
        1.大數據技術。
    研究建立建筑業大數據應用框架,統籌政務數據資源和社會數據資源,建設大數據應用系統,推進公共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匯聚整合和分析建筑企業、項目、從業人員和信用信息等相關大數據,探索大數據在建筑業創新應用,推進數據資產管理,充分利用大數據價值。建立安全保障體系,規范大數據采集、傳輸、存儲、應用等各環節安全保障措施。
        2.云計算技術。
    積極利用云計算技術改造提升現有電子政務信息系統、企業信息系統及軟硬件資源,降低信息化成本。挖掘云計算技術在工程建設管理及設施運行監控等方面應用潛力。
        3.物聯網技術。
    結合建筑業發展需求,加強低成本、低功耗、智能化傳感器及相關設備的研發,實現物聯網核心芯片、儀器儀表、配套軟件等在建筑業的集成應用。開展傳感器、高速移動通訊、無線射頻、近場通訊及二維碼識別等物聯網技術與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應用研究,開展示范應用。
        4.3D打印技術。
    積極開展建筑業3D打印設備及材料的研究。結合BIM技術應用,探索3D打印技術運用于建筑部品、構件生產,開展示范應用。
        5.智能化技術。
    開展智能機器人、智能穿戴設備、手持智能終端設備、智能監測設備、3D掃描等設備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研究,提升施工質量和效率,降低安全風險。探索智能化技術與大數據、移動通訊、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建筑業中的集成應用,促進智慧建造和智慧企業發展。
        (四)信息化標準。
    強化建筑行業信息化標準頂層設計,繼續完善建筑業行業與企業信息化標準體系,結合BIM等新技術應用,重點完善建筑工程勘察設計、施工、運維全生命期的信息化標準體系,為信息資源共享和深度挖掘奠定基礎。
    加快相關信息化標準的編制,重點編制和完善建筑行業及企業信息化相關的編碼、數據交換、文檔及圖檔交付等基礎數據和通用標準。繼續推進BIM技術應用標準的編制工作,結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應用,研究制定相關標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推進建筑業信息化。
    各級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制定本地區“十三五”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目標和措施,加快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信息化推進工作機制,落實信息化建設專項經費保障。探索建立信息化條件下的電子招投標、數字化交付和電子簽章等相關制度。
    建立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及專家庫,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建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建筑業信息化創新體系,加強信息技術與建筑業結合的專項應用研究、建筑業信息化軟科學研究。開展建筑業信息化示范工程,根據國家“雙創”工程,開展基于“互聯網+”的建筑業信息化創新創業示范。
        (二)大力增強建筑企業信息化能力。
        企業應制定企業信息化發展目標及配套管理制度,加強信息化在企業標準化管理中的帶動作用。鼓勵企業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按營業收入一定比例投入信息化建設,開辟投融資渠道,保證建設和運行的資金投入。注重引進BIM等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培育精通信息技術和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強化各類人員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提高全員信息化應用能力。大型企業要積極探索開發自有平臺,瞄準國際前沿,加強信息化關鍵技術應用攻關,推動行業信息化發展。
        (三)強化信息化安全建設。
        各級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廣大企業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識,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重視數據資產管理,積極開展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清水繞村莊,農家換新顏 山東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體治理--8月9日上午,山東省在日照市召開2022年全省東部片區農村生活污水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現場推進會,參會代表現場觀摩學習了嵐山區、高新區等 【水大會直播二位碼】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排水管網、水環境綜合治理/再生水利用/水環境綜合治理大會目次及報告日程
    威立雅應對碳中和愿景的思路 原創 Veolia 威立雅水務技術 《中國給水排水》第十八屆年會暨水安全保障及水環境綜合整治高峰論壇日程
    污水千人大會參觀典型項目:長春英俊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項目技術介紹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預告 | 排水系統數字孿生的核心:借助排水模型開啟全面診斷模式   竇秋萍  Vivian Dou   華霖富中國區總經理
    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六屆)邀請函 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排水管網大會(水環境綜合治理)邀請函(污水千人大會同期會議)  中國給水排水 “高標準”下的蘇伊士工業園區污水解決方案     來源:中國給水排水直播平臺
    水務企業如何實現智慧水務創新升級?這場直播告訴你:工業互聯網專題第三期(汪秋婉 水務行業解決方案總監):百度智能云開物-智慧水務行業創新與升級 重要線上培訓| 城鎮排水管道養護與管理培訓班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6月9-11線上見!
    城市供水管網的漏損跟蹤及定位分析解決方案SimOn-Water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 2022中國給水排水線上大會|《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解讀/《基于管網模型的污水管網外水入流量和入流點估計》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報告題目:協同超凈化水土共治技術在流域河湖生態整體修復中的應用     報告人:張亞非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SC 重要線上培訓:關于舉辦“《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 50014-2021)宣貫  暨室外排水設計技能提升線上培訓班”的通知
    三位智慧水務專家同場直播 | 奧格科技 AWater 智慧水務解決方案云上分享會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 報告題目:“東京都下水道事業2021經營規劃”解讀和思考   報告人:孫躍平,東京都立大學土木工程碩士,教授級高工,日本國家注冊技術士(P.E.Jp),亞太地區注冊工程師(APEC
    QDTX型智慧推流器 | 南京貝特環保通用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題目:污水提標改造也能事半功倍  主講人: 程忠紅 蘇伊士亞洲   技術推廣經理   特邀嘉賓:劉智曉,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高級技術專家,教授級高工,工學博士。 直播贈送5套得利滿水處
    【重要培訓】關于舉辦2022非開挖頂管施工及探測培訓班(在線培訓)的通知(專家日程) 2022年中國排水管網水環境大會:報告題目:“東京下水道事業2021經營規劃”解讀和思考   報告人: 上海管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孫躍平 總經理 /博士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報告題目:集約快速型BFM用于雨季溢流污水的處理   報告人:青島思普潤水處理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吳迪 博士 ,男,正高級工程師,青島市高層次人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生態環境部等:2022年中國污泥大會(第十三屆)/工業污泥大會/固廢大會/滲濾液大會--鼎力打造中國污泥固廢滲濾液碳達峰碳中和核心品牌生態圈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等:同臣環保-浙江紹興濱海污泥清潔化處置示范項目----2022中國污泥大會計劃參觀項目之一 題目:《得利滿水處理手冊》 系列講座  之  生物濾池 程忠紅    蘇伊士亞洲   技術推廣經理 課程內容包括十多種生物濾池介紹: ·         蘇伊士第六代生物濾池首發介紹 ·
    報告題目:膜技術在飲用水水源污染因子處理中的研究及應用  報告人: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高級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給水排水)工程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機械設備委員會委員,全 直播題目:得利滿水處理手冊系列講座之 氣浮池 籍文法,南洋理工大學博士,蘇伊士水務工程市政總工
    課程名稱:  蘇伊士云課堂  《得利滿水處理手冊》系列講座之 活性炭吸附池 會議主題:飲用水風險性有機物控制(直播平臺:中國給水排水 cnww1985)
    蘇伊士云課堂 -《得利滿水處理手冊》系列講座之  高密度沉淀池(轉發有獎) 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活動周——“飲用水安全保障”科技大講堂系列活動
    直播題目:威立雅水務技術——助力市政污水深度處理及提標改造   報告人:威立雅亞太地區設計平臺中國區技術總監  平文凱     國家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排水專業)、高級工程師 直播題目:威立雅用于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除臭通風采暖的一體化設計  演講人:周立-威立雅水務工程(北京)有限公司商務經理  ( 中國給水排水 直播平臺入口:微信公眾號cnww1985 )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恒截流,堰溢流——德國截流井精確截流清污分流理念及中國實踐     陳亮,北京清源華建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高級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 題目:因地制宜的蘇伊士污水提標改造解決方案    報告人 :籍文法,南洋理工大學博士,蘇伊士水務工程市政總工程師,十幾年工藝技術、工程設計和工程管理經驗
    題目:城市智慧水務與洪澇模擬    報告人 :王浩 院士  ,博士,教授級高工,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流域水循環模擬與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名譽所長;兼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宣傳 暨“推薦免試”及“萃英計劃”線上夏令營通知 直播時間:2020年9月20日 09:00—17:30 2020.09.20 09:00
    德國深度水處理技術應用介紹  主講人:     楊帆,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經濟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工程方向主修水處理 題目: 新時代中國水安全保障的應對策略  直播時間 8月12日下午 14-16點   主講人:侯立安 院士,環境工程專家。2006年畢業于防化研究院,獲博士學位。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題目 :ThermylisTM – 一種城市污水污泥無風險處置的最佳解決方案     主講人:  史平     蘇伊士水務工程污泥領域技術負責人    直播時間:2020年7月31日 (周五)下午 題目:中國污泥堆肥25年     直播時間 : 7月24日周五下午 14-16:30分   內容提綱:  堆肥技術在中國污泥處理領域的實踐回顧、典型案例分析與思考。  主講人 :王濤,研究員,研究生導
    直播時間:8月3日14:00-16:00 (包括答問) 直播題目:威立雅先進的污泥焚燒解決方案 報告內容:威立雅公司介紹、威立雅的污泥焚燒技術以及與其他國內污泥焚燒工藝的一些對比。 演講人:宮曼麗博士 宜水環境章衛軍:應對極端氣候不確定性的韌性城市建設
    題目:學之于水,不學之于禹也---河道設計的國際視野和綜合途徑      直播時間 2020年7月28日 14-16點  主講人: 吳昊   WADI設計創始人,荷蘭注冊景觀設計師 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 任南琪 院士 : 樹立海綿城市理念,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劉政:提質增效核心技術第四代排水系統——清污分流
    直播題目:環境工程規劃與設計中的生態學思考   直播時間7月16日下午14-16日   主講人:魏俊,正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態環境工程院副院長 賀凱:日本下水道發展,污染控制策略及相關前沿水污染控制技術     報告人賀凱本科,碩士,博士分別畢業于南開大學(2009年),清華大學(2012年),和京都大學(2016年)環境工程專業。博士畢業后
    直播主題: 《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直播時間:7月8號下午 14-16點   主講人:油新華   油新華,博士,教授級高工。現任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總工程師,中國市政工程協 報告題目:  海綿城市原理下的城市水系統的構建思路和實例解剖  M.Sc. Chiyan Peng  理學碩士 彭赤焰先生 簡介     德國漢諾威水協的漢諾威水有限公司 總經理 主要負責中國業務,i
    貝德光:城市污水處理廠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處理處置對策及思考——以南寧為例 尹海龍,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城市水環境治理、水環境系統工程、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子課題和省市級項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泰来县| 瑞昌市| 肃南| 汉源县| 来宾市| 舟山市| 台南市| 南城县| 咸阳市| 玉龙| 黎川县| 临桂县| 紫云| 杭锦后旗| 临邑县| 弥渡县| 来宾市| 稻城县| 三原县| 温州市| 龙海市| 砀山县| 舒城县| 宣化县| 土默特左旗| 安仁县| 阿克苏市| 建湖县| 苏尼特右旗| 定结县| 璧山县| 松潘县| 库伦旗| 乐东| 永泰县| 岳池县| 涿鹿县| 龙陵县| 嵊州市|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