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翔露小學海綿城市改造工程。(資料圖/記者 黃曉珍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郭瑜芬 通訊員謝毅強)昨日,記者從市市政園林局了解到,《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規范(試行)》已經正式出爐。 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廈門所有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規劃和設計此后都應該包括海綿城市的建設內容,海綿城市的建設工程要與項目主體工程同時規劃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這份文件的出臺,為各規劃、設計、建設單位及管理部門貫徹海綿城市規劃設計理念,運用海綿城市的各項標準要求進行設計、建設提供了權威性的技術指導。 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亦將出臺 所謂海綿城市,就是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簡單來說,在充分貫徹海綿城市理念建設的城市中,建筑、道路、綠地等系統就像海綿一樣吸飽雨水,這樣不僅可以大大減少雨水徑流,緩解城市內澇,同時被吸收的雨水作為珍貴的資源可以被再次利用,節約水資源。 按照海綿城市試點的要求,到2020年,廈門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隨即產生。 “這份規范適用于廈門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與小區、市政道路、工商業區、城中村、城市綠地、河道與水體等建設項目。也就是說,此后新建、改建、擴建的所有工程項目,從規劃設計到施工等一系列環節,都必須滿足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不符合規范的,都會被否決。”市政園林局副局長張劍鳴說。 與這份規范文件相配套,《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也將于近日出臺,以確保海綿城市建設規范順利施行。張劍鳴表示,未來廈門還將出臺一系列的基礎導則,將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進一步細化,以更好地指導工程設計建設。
海綿城市有了“技術指導” 須能抵御50年一遇暴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