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政策的不斷利好和市場的逐步完善,我國環保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如果將環保行業按照水、大氣、固體廢棄物來細分的話,固廢產業仍然是發展最慢的。
例如,據相關統計,目前我國每年大約會產生2.5億噸的農村垃圾,但是農村垃圾處理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現在仍有70%左右的農村垃圾還未能得到有效處置處理。
此前,住建部等十部委聯合引發了《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未來5年農村垃圾治理的具體目標任務。這一指導意見也得到了行業內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固廢處理行業發展的春天或許正在到來。
12月18日,住建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徐文龍先生在《2015固廢戰略論壇》上,對中國固廢行業發展態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徐文龍認為,未來,我國的固廢行業在資源回收、垃圾收運、國際化發展等多個方面值得期待。
資源回收。目前中國生活垃圾資源回收率約為32%,以市場化回收方式為主,主要是由個人或企業進行回收,回收量約為每年1.2億噸,并未納入生活垃圾清運量統計。徐文龍表示,中國正在加強可降解有機垃圾和建筑垃圾的管理和處理,雖然目前再生資源市場表現低迷,但是“物聯網+”的方式為市場帶來了希望與機會。
垃圾收運。我國生活垃圾收集尚未覆蓋到全部國土范圍,仍有大量農村地區和部分城市的垃圾未得到有效收集。目前,住建部等多個部門正在大力加強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處理,城鄉生活垃圾收運市場化趨勢明顯,傳統業務與資本市場逐漸對接,以及ppp模式的廣泛使用,對垃圾收運處理行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新建設施。徐文龍認為,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城市和大部分縣城的生活垃圾能夠得到有效收集,并在焚燒發電廠和衛生填埋場無害化處理,但是垃圾處理設施仍然有缺口,新建設施仍然是當前和下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任務之一。同時,我國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衛生填埋場、焚燒發電廠)建設與發展非常快,一些設施的建設和運行均有較大提升空間,一些老舊填埋場的維護和更新,焚燒廠的升級或重置都會給市場帶來很多商機。
焚燒比例。我國目前生活垃圾清運總量約為100萬噸/日。到2020年,我國焚燒設施總能力可達到40萬噸/日,2025年可達50萬噸/ 日。徐文龍認為,屆時,我國焚燒設施需求將達到相對穩定狀態。
填埋庫容。徐文龍表示,我國衛生填埋場的剩余庫容一直被忽視,目前正值十三五規劃的機會完善數據統計,用以指導生活垃圾處理與管理,填埋庫容問題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智慧環衛。政府職能開始轉變,資源回收、垃圾收運、處理設施運行等各個環節都開始實施信息化監管與智慧決策。智慧環衛將是未來垃圾處理行業發展的一個亮點。
走向國際。徐文龍表示,盡管我國垃圾處理問題沒有得到完全解決,但是一些中國企業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并且已經走向國際市場,包括對外提供設計咨詢服務、對外輸出焚燒裝備、對外投資建設垃圾焚燒廠、在海外并購廢棄物處理企業等。
徐文龍還透露,國家發改委、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聯合建立了低利率、長周期的“國家專項建設基金”,來支持5大類34個專項的項目,其中就包含垃圾處理項目,今年已發放8000多億元,明年計劃再發放1.2萬億元。
有專家表示,環保產業作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我國垃圾處理產業在“十三五”期間將繼續保持穩定、快速的發展,上千億的投資市場將為固廢處理產業提供巨大的發展動力。
可見,雖然固廢處理行業的標準趨高、監管趨嚴,鄰避效應、信任危機等問題也在不斷顯現,但是這些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市場仍然存在巨大價值和潛力。
挑戰與機遇并存 固廢產業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