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報記者 查 睿
前天,市政協組織開展“本市中小河道環境治理情況”專題活動,10多位政協委員視察了青浦區朱家角鎮張馬村河道莫家浜的治理現場,并聽取了市水務局、環保局和農委有關中小河道環境治理情況的匯報。
城鎮污水處理率達89.8%
周五下午,政協委員們一到達張馬村,就被眼前一幅美麗田園風光吸引,并忍不住拍照留念。
村委會工作人員介紹,張馬村被青浦區列為區級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并實施了水環境綜合治理,建成7座污水處理站和1座垃圾處理站。張馬村還疏浚河道14條段,新建護岸14.2公里,疏通“斷頭浜”3處和“腸梗阻”7處。
市水務局副局長王華杰表示,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已由2000年的31座增加到2014年底的53座,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9.8%,污泥處理率達到82%,去年河湖水質劣于V類的占比下降為52%。
據悉,到2020年,全市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從50%上升至78%,鎮村級河道劣V類水質從65%下降至60%。
全市已開過億環保罰單
市環保局副局長方芳告訴委員們,為完成國務院《水十條》提出的“2017年建成區消除黑炭水體、2020年水環境達標”的目標,環保局聯合水務局、農委等部門,于今年5月份先期啟動實施了污水廠提標改造、污水收集管網完善、中心城區泵站旱天放江截流改造、郊區畜禽養殖污染整治等四大重點工作。截止8月份,截污納管攻堅戰已完成既定任務的76.8%,不規范畜禽養殖整治關閉完成了800余家,9區11個重點地塊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全面啟動。
他介紹,黑臭河道一經媒體曝光即納入跟蹤督辦,督促區縣環保部門認真查處違法行為,落實污染河道綜合整治。目前,已累計對13條媒體曝光黑臭河道開展專項督辦,其中4條河道已基本完成整治并消除黑臭現象。
另外,環保局從市民關注的身邊近千條小河中遴選出100條中小河道,由環境監測部門專業人員與市民共同參與水質監測。7月16日,在市環境監測中心網站對外公布了百條小河的水質狀況。數據顯示,百條小河中黑臭河道占24%,預計將在2016年底完成整治工作。
環保局還加強了執法檢查力度,截止到9月底,全市環保系統已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886件,處罰金額1.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8%和50.3%。
市農委副主任陸鳴介紹了本市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況,據了解,農業面源污染主要為化肥農藥、畜禽養殖糞尿等廢棄物,在降雨或灌溉過程中,一部分經農田排水、地下滲漏等途徑進入水體,造成水體污染。
至于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方面,到2014年底,上海已完成71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減排工程,并通過了環保部核查驗收。根據測算,“十二五”期間92家畜禽養殖場全部完成減排工程建設,預計可減少氨氮11%。并且到2016年底完成對全市郊區2700余家不規范養殖場的調整關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