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是沿海國家解決水資源短缺、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十三五”期間,我國海水淡化產業將向規模化、集成化方向發展,逐步成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將從4個方面推動海水淡化產業發展。
海水淡化是沿海國家解決水資源短缺、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海水淡化事業發展,截至2014年年底,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12個,日產水規模92.69萬噸。近年來,我國還實現了海水淡化關鍵技術的突破,自主建成日產水1.25萬噸反滲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日產水2.5萬噸低溫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并自主設計制造了4臺低溫多效海水淡化裝置出口印度尼西亞,相關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世界上少數能完整自主設計建設海水淡化工程的國家之一。
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繼文認為,隨著世界人口增長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球水資源危機不斷加劇,海水淡化在解決全球缺水問題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海水淡化將成為“剛需”,海水淡化產業也將進入快速發展的新常態。
對此,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從4個方面推動海水淡化產業發展。一是實施海島海水淡化利用工程,以滿足海島基本生活工作需求;二是促成海水淡化發展產業基金,為淡化裝備“走出去”打下基礎;三是加大對海水淡化裝置運營的扶持力度,降低運營成本;四是建立完善海水淡化標準體系,培育龍頭企業,形成產業規模。(來源:中國海洋報)

四大方面力克水殤 “十三五”推動海水淡化大發展
從近日在北京召開的2015年亞太脫鹽技術論壇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海水淡化產業將向規模化、集成化方向發展,逐步成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將從4個方面推動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海水淡化是沿海國家解決水資源短缺、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海水淡化事業發展,截至2014年年底,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12個,日產水規模92.69萬噸。近年來,我國還實現了海水淡化關鍵技術的突破,自主建成日產水1.25萬噸反滲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日產水2.5萬噸低溫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并自主設計制造了4臺低溫多效海水淡化裝置出口印度尼西亞,相關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世界上少數能完整自主設計建設海水淡化工程的國家之一。
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繼文認為,隨著世界人口增長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球水資源危機不斷加劇,海水淡化在解決全球缺水問題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海水淡化將成為“剛需”,海水淡化產業也將進入快速發展的新常態。
對此,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從4個方面推動海水淡化產業發展。一是實施海島海水淡化利用工程,以滿足海島基本生活工作需求;二是促成海水淡化發展產業基金,為淡化裝備“走出去”打下基礎;三是加大對海水淡化裝置運營的扶持力度,降低運營成本;四是建立完善海水淡化標準體系,培育龍頭企業,形成產業規模。(來源:中國海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