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嵊州君集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改造工程廠房實景圖
嵊州有2100多年的建縣歷史,素有“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的美譽。嵊州也是中國第一批經濟開放縣市,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
浙江嵊新首創污水處理廠,2011年投產,由首創股份、嵊州水務集團和新昌水務集團共同投資建設,主要承擔了嵊州、新昌兩地工業園區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的處理任務,日處理能力達15萬噸,原出水標準按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標排放,首創股份負責運營,出水直排曹娥江,曾做出巨大作用。
由于印染廢水的特殊性質和原標準沒有色度處理要求等原因,曹娥江出現好幾公里的色帶。遠遠望去,猶如一條潔白的絲帶,被染上了難看的墨水,大煞風景。當地居民經常舉報,成為當地政府頭痛之事。
今日嵊州,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領帶之鄉和絲針織服裝重要的生產基地,其中光領帶服裝產值164.24億元。在當地采訪了解到,該廠每天處理15萬噸廢水中,其中嵊州工業園區,就有23家印染企業廢水、11家造紙企業廢水,14家其他企業工業廢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任務能否完成,關系到嵊州、新昌兩地經濟平穩增長和上萬人的就業。
老百姓的擔心,就是執政部門的動力。恰逢浙江省委提出了“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水防治戰略。紹興市響應號召,將嵊新首創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列為重點項目。
這也是一個難點工程,將主要由印染、造紙、制藥等難處理行業廢水組成的綜合污水,深度處理到一級A,也沒有什么成功案例。就單說印染行業廢水治理,膜技術推廣多年,力度也很大,但應用案例,大多為小規模應用,一直存在推廣難和業主難以承受其運營成本等現狀。了解其原因:印染廢水水量大、色度高,且成分復雜、來水極不穩定,業內公認的最難處理工業廢水,深度處理到一級B都難。
據了解,前前后后,有幾十家污水處理企業和科研院所到嵊新首創污水處理廠來嘗試,有實力雄厚大型國有企業,有光環奪目的上市公司,有著名科研院所。為了盡最大努力確保工藝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紹興水務部門多次赴全國各地學習考察。
在小試或中試效果的基礎上,經多輪工藝對比,該廠決定由湖北君集水處理公司來提標改造。君集司采用自主研發核心技術 “助濾劑+再生粉末活性炭深度處理工業廢水技術”,以BOT模式承接,投資1.68億元,工程動工建設以來,只用了短短92天時間,深度處理一噸污水不到2元錢。
2014年12月31日,提標改造完成。截止目前,該廠已經滿負荷、平穩運營10個月,經過寒冬和酷暑的考研,經檢測,其出水穩定達到一級A標,主要指標接近或達到地表Ⅲ類水標準。該項目是國內首次采用活性炭工藝,大規模地深度處理污水。該項目的落地,標志著我國首個工業園區污水超深度處理量化減排提標改造工程在浙江省率先建成。
根據報道,2015年2月,中國環境科學院院長、工程院院士孟偉領銜頂級專家團隊鑒定認為該工藝技術“國內領先”。2015年3月,湖北君集榮獲中國水業協會“2014年度中國印染廢水處理年度領跑企業”。 2015年4月,中國水網效果時代論壇,將該項目列為“效果時代”首個典型案例,向業界隆重推出。截止2015年10月,已有100多批次政府官員或業主,到項目見證污水變清水。
該公司在全球率先攻克粉末活性碳低成本、無害化、大規模再生和工業化應用多項世界難題,一個項目應用專利技術,就有三十多項,這也是我國自主創新技術,攻克治污難關。
活性炭對大多數污染物具有廣譜吸附作用,其應用前景廣泛。君集公司突破活性炭污水深度處理多項技術,使大規模應用活性炭處理污水成為可能。不但成功解決了印染廢水治理的世界性難題,還為工業聚集區污水處理和市政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提供新技術,其示范意義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