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珠海欲建“海綿城市”破解城中“看!彼謫栴} 《珠海綠色基礎設施(GI)整合規劃公示稿》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0-22  瀏覽次數:156
    核心提示:珠海欲建“海綿城市”破解城中“看!彼謫栴} 《珠海綠色基礎設施(GI)整合規劃公示稿》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在10月19日發布的《珠海綠色基礎設施(GI)整合規劃公示稿》(簡稱“綠色規劃”)也指出,珠海水資源豐富,但水資源利用率僅為38%。城市內澇的多發,與城市日漸失去的“呼吸”功能也有關。深圳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負責人介紹,城市土壤本應該像一塊海綿,在雨水充沛時可以吸水、蓄水,而天氣熱、干旱的時候,土壤里儲備的水就會蒸發出來,就像人具有“呼吸”功能一樣,從而調蓄整個城市的水量。


    珠海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公示,橫琴新區、西部生態新城率先建“海綿城市”示范區

      

      今日聚焦

      羊城晚報記者 黃玨

      珠海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公示,橫琴新區、西部生態新城率先建“海綿城市”示范區

      欲建海綿城市 破解城中看海

      珠海早已謀劃“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示意圖(來源:網絡圖片)

      下大雨的時候不再“水浸街”,干旱的時候又可以把早前儲存的雨水重新利用,整座城市看起來就像“海綿”一樣,對雨水既吸收又可釋放,彈性地適合環境變化。

      根據19日發布的珠海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三年行動計劃”,到2017年底,珠海新建城區中透水性地面占區內道路廣場用地百分比達到40%,水域面積超過10%。

      與國內大多數城市一樣,珠海在城市開發建設中使用大量的水泥對路面進行硬化,越來越多的草地、水溝、綠地等也變化了大馬路,隨著不透水面積迅速增加,道路的治水能力也越來越糟。并且為了保持景觀,幾乎所有的綠地或綠化帶都高于周圍地面,一旦下雨時雨水都集中到道路上,本具有緩流、調蓄功能的綠地不能發揮作用,增加了城市排洪排澇的壓力。

      而作為一個海濱城市,珠海雨季多,并每年多次臺風,每一次暴雨都會導致“水浸街”的情況。

      在10月19日發布的《珠海綠色基礎設施(GI)整合規劃公示稿》(簡稱“綠色規劃”)也指出,珠海水資源豐富,但水資源利用率僅為38%。城市內澇的多發,與城市日漸失去的“呼吸”功能也有關。深圳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負責人介紹,城市土壤本應該像一塊海綿,在雨水充沛時可以吸水、蓄水,而天氣熱、干旱的時候,土壤里儲備的水就會蒸發出來,就像人具有“呼吸”功能一樣,從而調蓄整個城市的水量。

      2014年時,住建部明確提出建設“海綿城市”。而一直致力于建設國際宜居城市的珠海,在建設“海綿城市”上已有謀劃,將以西部生態新城、橫琴新區為試點,著力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

      下凹式綠地蓄水能力強

      防治城市內澇的主要原理,就是讓雨水盡快排干、下滲,不在低洼地帶集聚。珠海市市政和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綿城市”就是充分利用綠地、河流等自然生態系統的調蓄功能,尤其是下凹式綠地,利于周邊雨水徑流的匯入,形成一個天然的“蓄水池”,在雨量較大時起到緩沖、調蓄作用,減少直接排放到市政系統的水量,緩解排澇壓力。

      經過生態或工程化收集和處理后,雨水達到相應的水質標準后還可回收用于生態環境、市政雜用、綠化等方面。深圳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負責人建議,在進行堤岸建設、濱水景觀建設時,可改變硬質化護岸的做法,建設更多的綠地等生態系統,或者通過建設雨洪公園、沿路設計生態溝等方式構建立體化的“海綿系統”,使得整座城市變成容量巨大的“蓄水池”,減少城市建設對自然生態的破壞。

      西部和橫琴打造示范區
    根據相關規劃,珠海未來住宅、道路、停車場、公園、廣場、服務區、工業倉儲區等都將采用透水鋪裝、綠色屋頂、植生滯留槽、下沉式綠地、蓄水池、生態樹池、植草溝等設施。其中新建居住類下沉式綠地不宜低于50%,透水鋪裝率不低于75%,新建區域綠色屋頂綠化率不宜低于20%。在各種道路采用透水瀝青路面或使用透水磚,尤其是露天停車場周圍采用下沉式綠地,如雨水花園、植草溝等,超滲雨水應引入周圍綠地進行入滲和排放,并設置雨水收集,經適當處理用于道路澆灑和綠地灌溉。

      有專家認為,珠海降雨豐富,人均綠地面積位于全國前列,河網密布,自然系統蓄水的能力很強,建設“海綿城市”具有很好的基礎,屆時可充分發揮自然生態系統對水的調蓄功能,緩解城市的排澇壓力。

      據了解,珠海將于12月底完成《珠海市海綿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建筑、道路、綠地、河湖水系等四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力爭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根據相關規劃,橫琴新區、西部生態新城將打造成為珠海海綿城市示范區,目前這兩大片區的建設詳細規劃都在編制當中編輯:林曉彥

     

    2015年10月22日     羊城晚報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龙口市| 鱼台县| 彭泽县| 澄迈县| 瑞昌市| 右玉县| 漯河市| 屏东县| 铜陵市| 新晃| 广东省| 揭西县| 民权县| 常德市| 油尖旺区| 金华市| 祁东县| 荔浦县| 响水县| 天镇县| 龙岩市| 莱芜市| 台安县| 保山市| 寿光市| 苏尼特右旗| 闵行区| 虎林市| 阜城县| 宁强县| 上栗县| 兴隆县| 鹤峰县| 临漳县| 扶沟县| 青川县| 西贡区| 亳州市| 临高县| 炉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