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半地下污水處理廠未來更有市場? 具體選擇主要看環境影響,同時,釋放土地價值也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04  瀏覽次數:105
    核心提示:半地下污水處理廠未來更有市場? 具體選擇主要看環境影響,同時,釋放土地價值也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目前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模式有多種,各有特點,根據項目的的需求和客觀條件,因地制宜選擇。”北控水務執行董事、常務副總裁李力表示,一般情況,他們建議方案選擇的次序是從地上開始,再到地上加蓋全封閉,再到半地下、全地下的方案。













     







     

    半地下污水處理廠未來更有市場?

    結合了地上和地下的優點,設備維修方便,洪澇、消防隱患小,可改善周邊人居環境

    據李力介紹,在新加坡和我國臺灣地區,盡管土地非常緊張,但是也有不少位于地上的全封閉污水處理廠,氣味、噪聲都控制得不錯,景觀也挺好。“具體選擇主要看環境影響,同時,釋放土地價值也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參加第一屆清華大學工程博士高峰論壇的不少業界代表,對半地下這個“折中”方案也較為看好。北京市政總院程樹輝介紹說:全地下污水處理廠是指整個操作層,池體、巡視、檢修都在地面下。還有一種是半地下設計,操作層和外面是連通的。“對于有的地區,比較建議這種方案,可以解決很多全地下污水處理設施面臨的棘手問題。”

    他們曾給一個污水處理廠做了全地下方案,采用高效工藝,占地很小。但做完初步設計后,和地方政府涉水和相關管理部門溝通時,對方認為這個方案無論是投資還是以后的運行管理,挑戰都比較大。最終這個項目調整為半地下的設計方案。

    桑德國際在北京肖家河污水處理廠改造中就采用了半地下的方案。桑德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張景志解釋說:生產性設施建設在地上,便于維修、維護、保養;同時最大限度利用土地面積和空間。“雖然是半地下,但一定是全封閉的,臭氣、噪聲在封閉系統當中,跟地下是無異的。”

    他表示,正是因為半地下的特點,運行期間,設備維修很方便;洪澇、消防隱患非常小,同時采光的效果相對較好。同時,項目注重水質提升與臭氣的削減,改善周邊的人居環境。“這個項目可為提標擴建需求迫切、但用地緊張的污水處理廠提供借鑒。”

    張景志認為半地下的設計結合了地上和地下污水處理廠的優點,未來可能比全地下污水處理廠發展的速度還要更快,數量還要多。

    小型地下設施便于分散處理就地回用

    單一的集中處理除了引發噪聲、臭氣等環境問題,還存在很難回用的問題

    中聯環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專業做小型地下污水處理設施,已經有十幾年時間。公司總經理李爾泉說,他們的項目不少是50噸~200噸的小項目,面對的業主很多是居民小區。

    他向記者介紹了公司在福建廈門的實踐。作為旅游城市,廈門近年來對水環境改善和水資源利用要求都越來越高,但設施建設卻面臨實際困難。“因為廈門城市建設發展太快了,管網建設跟不上。特別是土地價格起來以后,很難征地,管網很難鋪到位。”

    李爾泉表示,以前的污水處理思路是想盡辦法集中到一起,現在來看,單一的集中處理除了引發噪聲、臭氣等環境問題,還存在很難回用的問題。“因為管網鋪不回去了。對此,我們開發的是一個小集中,循環利用的處理模式。目前在廈門建了超過200個項目,技術特點是小型化,目標是資源化。”

    據悉,他們做的污水處理項目,大都以回用為目的,而不是簡單的達標排放。“排放后就近補用,就是要解決污水出路的問題。”李爾泉認為,一些城市污水處理設施1萬噸~2萬噸規模比較適中,要分散,不要過度集中,有利于實現資源化。“最終的目標是完全融入周邊水體或濕地,處理后的水要回歸自然。”

    公司在廈門大學設計建設一個地下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地下面積630平方米,所有的處理設施都在地下,地面部分設計為綠地,較好地跟周邊實現了環境融合。此前由于校史悠久,廈門大學地下管網非常混亂,很多時候處于污水和雨水合流狀態,常常發生倒灌現象,水質受到嚴重影響。

    案 例

    貴陽

    貴州省貴陽市南明河水環境綜合整治二期“治本”工程主要內容包括主河道生態強化提升治理、支流改造、污水處理廠建設等。其中,青山污水處理廠和麻堤河污水處理廠皆為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前者污水日處理量規模為5萬噸,后者為3萬噸。建成后,污水收集、污水處理、設備運作都在地下進行,工程完工后,地面上將恢復建設“休息綠地公園”,出水用于南明河生態補水。

    昆明

    云南省昆明市第十污水處理廠為地埋式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為處理污水 15萬噸/日,主要工藝構筑物設于地下一、二層,處理之后的水優于一級A標準,達標尾水作為海明河景觀補水來源。因為污水處理廠地下部分采用兩層地埋式設計,整個地下基坑深度達18米,建設成本要高于露天建設,施工難度要大得多。同時,地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運營成本要高于露天的污水處理廠。但其最大的優點是節約土地,同等規模露天廠區的占地面積將達150畝,但是第十污水處理廠的廠區占地僅59畝,節約了2/3的建設用地。

     

    半地下污水處理廠未來更有市場?

    時間:2015-08-04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陳湘靜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西乡县| 南召县| 广西| 汶川县| 广昌县| 土默特左旗| 赞皇县| 申扎县| 大余县| 高州市| 中西区| 阿巴嘎旗| 内乡县| 邳州市| 枣阳市| 新蔡县| 齐河县| 黄山市| 宁德市| 海伦市| 游戏| 旬阳县| 郁南县| 海盐县| 阳泉市| 毕节市| 桃源县| 定兴县| 岳池县| 镶黄旗| 建水县| 饶河县| 浪卡子县| 临海市| 沙坪坝区| 文化| 扶沟县| 林州市| 称多县|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