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中德“未來城市”峰會在我校召開 圍繞“城鎮創新”“綜合城市和區域規劃”“未來城市與氣候”“水、基礎設施和智能解決方案”等議題展開討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7-28  瀏覽次數:101
    核心提示:中德“未來城市”峰會在我校召開 圍繞“城鎮創新”“綜合城市和區域規劃”“未來城市與氣候”“水、基礎設施和智能解決方案”等議題展開討論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5月8日,由中國科技部和德國聯邦教研部聯合主辦、同濟大學承辦的中德“未來城市”峰會在我校召開。國家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德國聯邦科教部國務秘書許特博士(Dr. Georg SCHÜTTE)、我校黨委書記楊賢金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國馨、張杰、王浩、任南琪、龔曉南,中國工程院巡視員王元晶等專家學者與中德兩國學術界、政府和企業界代表出席會議,圍繞“城鎮創新”“綜合城市和區域規劃”“未來城市與氣候”“水、基礎設施和智能解決方案”等議題展開討論。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陳家昌、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徐祖信出席峰會,峰會由我校副校長吳志強主持。
          開幕式上,曹健林和許特致開幕辭并介紹大會背景及主旨。曹健林表示,中國正處在城鎮化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目前,中國城鎮化率為53.7%,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中國將大力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他指出,中德“未來城市”交流與合作大有可為,“未來城市”作為中德政府間科技創新合作的新內容受到了兩國政府、科學界和企業界的普遍歡迎。中德雙方將在該領域進一步加強以水、氣候、電動交通為重點的環保科技合作和創新伙伴關系。

    中德“未來城市”峰會在我校召開1

          楊賢金代表同濟向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在致辭中表示,在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同濟大學始終秉承“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的優良傳統,與國家民族的興衰緊緊相連,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卓越人才,為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百余年的發展過程中,同濟形成了國際化辦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兩大特色。學校對德對歐以及與聯合國機構合作十分緊密。同濟愿意與各位專家學者一道為推動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馬國馨院士作了主題為“關于中國特色城鎮化”的大會主旨發言,指出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社會進化的重要過程。馬國馨回顧了中國城鎮化的進程,指出中國已經進入了城市化的時代,但作為一個人口大國、資源窮國,中國在此過程中也經歷了長期的探索,由過去的以發展中小型城市為核心轉變為如今的強調增強城市群整體競爭力,以特大城市為依托,逐漸形成新城市群。他還指出中國特色城鎮化有兩個特點:高發展速度和高經濟成效,同時也有兩個弱點:低初級成本和低發展質量,認為我們需要改進的方面還有很多。針對城鎮化面臨的挑戰,德國呂貝克大學施瓦策(Frank Schwartze)教授作了“可持續建筑——德國視角觀察其挑戰與途徑”的主旨發言。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北京辦事處主任拉斯曼(Ulrike Lassmann)就“可持續化城鎮化的融資”進行主旨發言。
    中德“未來城市”峰會在我校召開2
          當天下午,我校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蔡永杰教授主持了“城鎮創新”及“綜合城市和區域規劃”分論壇,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戴曉虎教授主持了“氣候、能源高效城市”及“水和基礎設施的智能管理”分論壇。
          會議閉幕式上,吳志強致閉幕詞,并與德國聯邦科教部、中國工程院代表共同為“中德未來城市聯盟”揭牌。
          2014年10月,中國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會議,會議發表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雙方強調互視對方為戰略伙伴,決定開展更緊密合作。期間,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與德國教研部長萬卡簽署了《“關于2015:未來城市”合作的聯合意向聲明》,確定在2015年中德創新合作年的框架下,繼續深化和拓展未來城市領域的中德科技創新合作。本次大會正是“2015科學年:未來城市”的具體舉措和重要組成部分。大會的圓滿舉行對未來城市發展及中德兩國合作有著推動作用。未來中德兩國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探索將來共同研究未來城市、迅速增長的城市區域等問題的切入點,加強兩國在未來城市以水、土地、空氣為重點的環保科技合作和創新伙伴關系,共同推進兩國學界、經濟界和城市管理者間的交流。
    中德“未來城市”峰會在我校召開3
     

    中德“未來城市”峰會在我校召開

    來源:同濟大學高密度區域智能城鎮化協同創新中心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海市| 巴彦县| 安国市| 新郑市| 濮阳市| 成武县| 黔西| 焦作市| 砚山县| 淮南市| 邵阳县| 井陉县| 内丘县| 涿鹿县| 宁德市| 莱阳市| 枞阳县| 凤城市| 平陆县| 新营市| 聂荣县| 高要市| 利辛县| 方山县| 兴义市| 龙南县| 石嘴山市| 大竹县| 夏邑县| 青海省| 望城县| 宣化县| 当阳市| 云林县| 天门市| 平武县| 玉门市| 宽城| 清苑县| 桐乡市| 樟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