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專家系列報告
重金屬污染控制與資源化
王維平(上海輕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
污泥的農田回用土地利用是污泥資源化的很好途徑,然而污泥中的重金屬阻礙了其資源化。此外,含有重金屬的污泥有可能由一般固廢“淪為”危廢,處置難度和成本將進一步加大。研究中的污泥重金屬去除技術有微生物方法、化學方法、電化學方法、植物修復法、重金屬固定技術、瀝濾技術等,但仍無實質性的突破,推廣應用存在技術和經濟障礙。避免污泥重金屬污染的最好途徑——源頭控制,為城鎮污泥減“重”。
重金屬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研發的公共平臺
第一個平臺是上海重金屬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個中心以輕工所為依托單位,與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市環境檢測中心聯合組建的。通過這樣一個技術可以為行業提供支持。主要作用:針對我國當前水體重金屬污染嚴重、資源循環利用率低下的嚴峻環保問題和巨大市場需求,深入開展重金屬廢水處理與資源化的關鍵、共性及集成技術的研究開發,建設示范工程;為鉛蓄電池、冶煉、制革、采礦、電鍍等行業提供重金屬污染控制和資源化解決方案以及運營服務;在重金屬污染控制領域內,參與環保技術政策、標準和規范的研究制定, 承接中小企業委托研發試驗,開展技術培訓、技術咨詢、分析測試和環保公益宣傳。
另外一個是上海發改委提供的工業廢水處理和資源化檢測、試驗及工程技術服務平臺,這個可以為企業提供資源化利用方面的技術支持。
既然重金屬超標是很普遍的現象。為什么超標?它的原因在哪?根據長期的工作研究和工程應用的積累,提出這么幾個方面的原因:
化學反應控制——現在存在的問題是:一個是檢測手段,憑人工,還是試紙。第二是操作方式,是人工還是手工?第三是反應設備的問題,加藥還是不加藥?加的時間長了又過量了。這樣的情況也很多。
絡合劑影響——重金屬離子與某些絡合劑形成溶解性的金屬絡合物,難以沉淀分離,導致金屬超標;
化學反應極限——化學反應有極限,受反應條件限制,某些金屬不易達到排放標準。
從三個方面著手避免重金屬超標:大多數重金屬調節是可以把人工控制轉化為自動控制;可以用絡合物破解的技術;還可以用離子交換的極限,所以單純的化學法不行的話,可用離子交換技術解決。
立足點是讓重金屬廢水進行一個終端處理,也叫末端處理,讓它達標。通過資源化的手段來實現重金屬的減排。
成功應用案例:鍍鎳廢水資源化
高選擇性離子交換技術,吸附99%以上的鎳;除鎳離子的凈化水回用于生產;飽和樹脂經再生后制成高純度的鎳產品,成為新的資源;簡捷實用的結構設計使設備基本實現無人操作;GPRS技術對現場回收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遠程監控,提高資源回收網絡的運行效率。
(根據中國給水排水雜志2014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報告速記內容刪減,未經報告人審核。)
微信掃一掃
獲得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