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水務改革成效璀璨 上海基本實現集約供水目標 關閉中小水廠152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2-05  瀏覽次數:96
    核心提示:水務改革成效璀璨 上海基本實現集約供水目標 關閉中小水廠152座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上海城投水務集團人士指出,該市水務一體化改革,將按照原水、制水、售水、排水、污水5個專業對水務產業鏈進行重組。一方面整合設立運營、采購等中心平臺,發揮規模效益和整體優勢,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一方面形成專業發展能力,實現業務專業化細分,提高運行效率。

    關閉中小水廠152座

    日前,來自上海市水務系統的公開消息稱,為實現水廠的規模經營和技術升級改造,自2003年實施集約化供水改革以來,截至目前累計關閉了中小水廠152座,內河取水口101個,深井179口,基本實現除崇明外的郊區集約化供水目標,明年將全面完成崇明三島的集約化任務。

    事實上,上海早在2000年時就已經開始進行水務體制改革,而今年恰好是試點工作的收官之年。據上海市水務局副局長陳遠鳴說,雖不缺水資源,但因歷史原因,上海市的水務管理曾長時間處于散亂狀態,最多時上海曾同時有過400多家水廠,設備和工藝比較簡單落后,水質難以得到保證,產銷差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了居民、尤其是鄉鎮居民的生活質量。

    在上海浦東威立雅自來水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在浦東新區實現集約化供水目標,這家合資公司從2008年開始,一共花了五年半時間,才完成了對12家鄉鎮水廠納入統一管理范圍的切換工作。集約化整合后,公司負責供水的面積是672平方公里,在這個區域內,一改過去全人工的工作方式,通過自動監控系統。

    同時,上海中心城區及部分集約化郊區早已啟動水務一體化改革,從原水到供水、從防汛排水再到污水污泥處理亦形成了“一條龍”格局。

    對此,上海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原先上海中心城區及部分郊區的水務類企業是分專業、劃區域管理的,產業鏈分割不利于資源整合和成本控制,供水區域分割也容易造成局部供水不平衡現象。此次推進一體化改革,將使相關區域的水務企業走上集團化、市場化、專業化運作的軌道。

    據了解,上海城投水務集團將負責上海中心城區及部分集約化郊區的原水與自來水供應、排水防汛和污水污泥處理等業務,并在上海服務全國的大格局中,輸出專業技術和管理,成為城市供排水行業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這一集團可實現日原水制取能力1524萬噸、自來水日供水能力777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518萬噸。

    上海城投水務集團人士認為,此次水務一體化改革,將按照原水、制水、售水、排水、污水5個專業對水務產業鏈進行重組。一方面整合設立運營、采購等中心平臺,發揮規模效益和整體優勢,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一方面形成專業發展能力,實現業務專業化細分,提高運行效率。

    此前,上海每到盛夏酷暑等用水高峰季節,容易出現個別區域供水不平衡現象。推行水務一體化后,通過運營管理中心的統一調度,可以實現原水和自來水的一網運行,可更合理優化飲用水的配置和供應。此外,專門建立制水分公司和銷售分公司,水廠專業化制水,自來水出廠后直到居民家中的水龍頭,都將有管網維護、報修、抄表等專業化服務覆蓋。

    供水集約化

    “供水集約化,管理信息化”,這十個字也基本詮釋出了近年來上海水務體制改革的大方向。

    和缺水的北方地區不同,上海市的水源可謂豐富多彩,地處長江入海口、太湖流域東緣,上海市河道長度2萬余公里,河網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境內江、河、湖、塘相間,水網交織。然而,陳遠鳴指出,雖不缺水資源,但因歷史原因,上海市的水務管理曾很長一段時間都處于一種散亂的狀態,最多時上海曾同時有過400多家水廠,小至鄉鎮和普通村落都是自己制水、自己管理。因此,設備和工藝比較簡單落后,水質難以得到保證,產銷差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了居民、尤其是鄉鎮居民的生活質量。

    “確定改革方向以后,先是關掉了村一級和鄉一級的自來水廠,目的就是要實現水廠的規模經營和技術上的升級改造。”陳遠鳴說,自2003年實施這個計劃以來,累計關閉了中小水廠152座,內河取水口101個,深井179口,基本實現除崇明外的郊區集約化供水目標。

    作為上海市水資源管理改革的一面鏡子,浦東新區的集約化和其他區縣一樣,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付諸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和每個水廠進行談判時都遇到了不同的麻煩,如有一家水廠不理解這項工作,出現了人心不穩,部分生產工作中斷的情況,一些高峰前的設備檢修、維護工作被取消,管網該困工作全部停滯,后來有關負責人經過了大力斡旋才基本確保了當時夏季的安全用水。

    據了解,集約化過程中最難的就是要讓原來水廠的工作人員理解,平復切換后因人員安置等敏感問題造成的情緒,畢竟名額少人員多是實際情況,所以政府后來還研究制定了人員分流方案,部分鎮政府還自行消化解決了一部分人員。

    集約化帶來的效率提升是不言而喻的,這從最基層抄表員的工作就能體現出來。一位叫做丁君明的抄表員表示,自己2012年3月從地方水廠調入合資公司,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現在抄表這一項基本工作已經從過去的人工填寫數據進入了使用智能手掌機傳輸數據的階段,頻率也從過去每半年抄一次水表變為了現在每個月抄讀一次水表。

    而在水文信息化應用方面,浦東新區分別實現了水資源量質同步監測、太陽能供電企業取水量在線監測、在線數據質量控制體系探索等可圈可點的嘗試。尤其是模型預測預報方面的嘗試,更是得到了多方認可---2009年,浦東水文水資源管理署自主研究了一套水文水動力學模型和“水文預報模型系統基本框架”,計算結果被用于水資源論證、世博水環境信息發布平臺。而在今年,他們啟動了“浦東新區水文預報模型系統研究”項目,以后可以實時計算河道未來水位流量,為水資源科學調度、防洪抗臺提供科學決策支持,甚至還能預測污染物質流向和濃度變化過程等。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必須要和供水安全這個首要的民生任務相結合,才能更好的體現制度建設的意義。如今的上海水資源管理效率早已今非昔比,通過水廠的集約整合解決了經營規范化規模化的問題、通過諸多信息技術的支撐解決了標準化和效率低下的問題。陳遠鳴認為,上海的水務管理現在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基本形成了城鄉一體、全行業全覆蓋,發展思路符合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也為加快實施相關制度奠定了基礎。
     

    水務改革成效璀璨 上海基本實現集約供水目標

    時間:2014-12-05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古蔺县| 霍林郭勒市| 增城市| 若羌县| 澎湖县| 靖边县| 项城市| 孙吴县| 大足县| 绵竹市| 淄博市| 南皮县| 措美县| 盱眙县| 通化市| 姜堰市| 冷水江市| 葵青区| 遵化市| 文化| 抚顺市| 无为县| 天门市| 金堂县| 成武县| 田阳县| 凤山县| 西林县| 舞阳县| 河曲县| 汉中市| 东阳市| 虎林市| 崇礼县| 平昌县| 获嘉县| 临沧市| 修武县| 施秉县|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