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深圳“綜合管溝”創國家首批雨水利用示范區 啟動建設低沖擊開發雨水綜合利用工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9-30  瀏覽次數:101
    核心提示:深圳“綜合管溝”創國家首批雨水利用示范區 啟動建設低沖擊開發雨水綜合利用工程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行走在光明新區的幾條主干道上,看上去綠化帶及路面情況與其他的地方無異,但細細從路面到路下研究一番,才發現其中大有文章。光明新區率先在深圳市建設的地下綜合管溝,以及打造全國首批低沖擊開發雨水綜合利用工程,作為國家綠色生態示范城區的光明新區在綠色生態環保上結出累累碩果。

    好好的道路卻常被“開膛破肚”,還突然出現塌陷,地下管線亂象曾帶來多重隱患。如今在光明新區,地下管線管理的難題被“綜合管溝”工程破解。

    在光僑路與華夏路路口,一棟名為光明新區綜合管溝的小樓出現在記者和市民代表們眼前,光明新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綜合管溝”就是將之前分散埋設的電力、通訊、給水、中水等地下管線集中在一個管溝內,光明新區在建設城市主干道前,便先在地下建設了共同溝,既節約了土地,也避免了城市道路“開膛破肚”的拉鏈現象。

    記者和市民代表們進入光僑路底下,只見路下有寬5.8米的給水弱電倉和寬2米的強電倉兩個倉,倉內各條管線、管道標有名牌,整齊架設,互不干擾,同時還設有感煙探測器、氣溶膠滅火器等安全設施。一路參觀,市民代表們一路發出驚嘆聲。

    轉而來到光明城站前的三十六號路上,走過該路路邊的綠化帶時,光明新區城管局副局長張清明熱情招呼大家看過來,他介紹,這個綠化帶的土填得低,下雨后,雨水就能在綠化帶內積蓄,可將雨水利用起來,這是該區采用低沖擊開發理念設計建成。2011年時,光明新區成為國家首批低沖擊開發雨水綜合利用示范區。這一做法有效提高了雨水下滲率,降低城市排洪壓力,將建設開發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目前,光明新區已在多條市政道路、政府投資保障性住房小區、群眾體育中心、招商科技園等啟動建設低沖擊開發雨水綜合利用工程。

     
     

    深圳“綜合管溝”創國家首批雨水利用示范區
     
    時間:2014-09-30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林清容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滨县| 甘德县| 斗六市| 浙江省| 泸水县| 安塞县| 祁门县| 苍溪县| 镇原县| 扎兰屯市| 阿拉善盟| 苍南县| 佛山市| 大厂| 白水县| 清河县| 巍山| 西吉县| 射洪县| 桂林市| 湘潭市| 江西省| 深州市| 安塞县| 崇义县| 穆棱市| 永寿县| 汶上县| 高台县| 达州市| 宁波市| 富宁县| 石台县| 凤冈县| 昆山市| 德兴市| 北海市| 蒙山县| 天峻县| 南木林县| 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