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七屆)通知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以色列企業入華治水 分食萬億“蛋糕” 總投資超過2萬億元的中國水污染防治盛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外廠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9-30  瀏覽次數:95
    核心提示:以色列企業入華治水 分食萬億“蛋糕” 總投資超過2萬億元的中國水污染防治盛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外廠商
    2016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七屆)通知暨征稿啟事

    以色列企業入華治水 分食萬億“蛋糕”

    2014-09-28 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

    以色列企業入華治水 分食萬億“蛋糕”

    信息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總投資超過2萬億元的中國水污染防治盛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外廠商。記者日前獲悉,在節水、水處理等領域擁有獨門技術的多家以色列企業已率先登陸廣東東莞,協助當地打造“中國水谷”。

    以色列水處理技術占全球水處理技術市場份額約30%,看中了中國的水處理市場,以色列將借此機會以東莞為跳板,進軍中國水市場。

    按照我國的規劃,“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投資近4300億元。

    除了以色列,匈牙利等國家擁有水環境治理技術的企業代表團或相關組織也陸續與東莞接觸,試圖以此介入中國的水污染防治領域。

    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國務院近期有望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環保部有關專家測算,我國在水環境領域污染物總量要繼續削減30%至50%,水環境才有可能得到明顯改善。

     

    以色列企業“扎堆”東莞

    由于不滿水環境,去年初曾有東莞網友出價10萬元邀環保局長下寒溪河游泳。

    《2013年廣東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龍崗河、坪山河、深圳河、練江、小東江(湛江段)和尋鄔水6個江段水質屬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總磷和耗氧有機物。“2013年廣東省重點污染源環境保護信用評價”結果也顯示,東莞、江門、惠州是上榜污染企業最多的城市。上了廣東省環保廳“紅黃牌”環保嚴管企業、環保警示名單企業數量最多的是東莞,該市有44家污染企業掛了“紅黃牌”。

    統計顯示,據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東莞城市供水水質公報,在兩年多的例行檢測(共9項指標)中,累計有58家村級水廠水質不達標,其中20家不達標次數為5次以上。

    2012年,東莞市水務局《關于建立我市供水安全保障體系的調研報告》曾披露,傳統制水工藝難以有效去除氨氮超標、水中農藥殘留、化肥問題,無法有效應對突發水源污染(含咸潮)帶來的各類特性污染問題,當水中有機物遭遇水中的溶解氯時還會產生一系列致癌的加氯消毒副產物。

    作為制造業密集的城市,東莞在水處理領域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空間。根據創建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的要求,東莞目前最緊迫的是建設系統合理的水安全體系。

    目前廣東省污水處理量已經突破1000萬噸每日,占全國污水處理總量的1/8。“珠三角主要河道100多條,其中劣V類水質占比為35.4%;河涌河道1萬多條,約有90%為劣Ⅴ類。”9月4日,水利部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崔樹彬介紹說,珠三角水系河網縱橫,洪潮疊加、污水游蕩、循環不暢,水生態環境問題復雜。

    崔樹彬說,廣東省近年來為治理污染投入了巨額資金,然而,治理技術的落后,導致治理中又出現新的問題,如二次污染、渠道化、反復治理難見成效、水景觀破壞嚴重等。

    廣東中以水處理環境科技創新園有限公司(下稱“中以產業園”)董事長潘華耿介紹,今年,將會至少有10家以色列企業進駐,并開始運營,而意向入園的建工集團、康萊環保、森森環保等中以企業已超過40家。

    到目前為止,東莞方面尚未正式對外公布進駐的以色列企業名單。但據本報記者了解,已經有7家以色列企業完成了入園注冊,包括奧法(Ofra)、瑞吉特(Rechter)、崔泰克(Treatec)、箭牌(Arrow)、艾米(AMI)等。海水淡化公司(IDE)和以色列國家水務集團(Merokot)也已簽訂了意向性入園協議。

    其中,資歷最老的是瑞吉特公司,主要從事綠色建筑等業務;箭牌擁有全球唯一的垃圾機構分類技術;崔泰克是一家上市企業;奧法已在中國市場開始承攬人工濕地工程;艾米致力于可再生能源。

    根據中以產業園今年的任務表,2014年計劃累計引進40家以色列水處理技術企業和環保企業,包括2到3家全球500強龍頭企業,共同推動開發水產業合作項目。預計中以產業園2020年全面建成后,引進的水處理企業和項目將在80個以上,產值超過150億元,將形成集水處理產業鏈上下游為一體的新興產業集群。

    東莞松山湖國家高新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尾水提標工程結合以色列多段生物法與人工濕地技術,將污水處理廠排放的污水,從一級B標準提升到地表水Ⅳ類標準,總氮從20mg/L降到1.5mg/L,如此高的排放標準在國內尚屬首例,在國際上也很罕見。

    人工濕地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項目位于廣州市花都區新華垃圾填埋場,利用全生態方式進行垃圾滲濾液處理。其優點是徹底生態處理,無濃縮水,無污泥,運行管理方便,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營運費用極低。該項目采用以色列人工濕地技術與中國的光催化技術相結合,針對中國實際特點,進行二次開發。

    此外,中以產業園正在籌劃的合作示范項目還涉及其他多個項目。

     

    進軍中國水市場的跳板

    東莞只是以色列水處理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一個跳板。在東莞站穩腳跟之后,以色列企業計劃在廣東全省“落地開花”,之后選擇中國一些條件成熟之地,進行項目示范。

    據記者了解,在東莞搶灘的同時,以色列企業已開始進入中國腹地。

    以色列水處理技術目前占全球水處理技術市場份額約30%,在灌溉農業、海水淡化,以及對工業污水、生活污水的中水回用等領域,以色列水處理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9月4日,以色列環保部總司長大衛•萊夫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色列也曾經污水橫流,水資源貧乏,但由此發展出全球一流的水技術。在未增加用水的前提下農業生產產量提高了5倍,目前全國100%的廢水實現回用,不污染土壤。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飲用水來自海水淡化,而這一比例到2050年預計將上升到70%。”

    除以色列外,匈牙利等國家擁有水環境治理技術的企業代表團或相關組織也陸續與東莞接觸,試圖以此介入中國的水污染防治領域。

    去年11月,到訪的匈牙利環保協會會長科瓦奇就希望與東莞在環保產業方面開展合作。科瓦奇介紹,匈牙利在地下水污染治理、垃圾滲濾液處理方面具有技術先發優勢,同時,匈牙利也是歐洲電子中心,對電鍍廢水處理方面技術成熟,希望與莞方在水和垃圾污染治理方面進行合作。

    中以產業園公開資料稱,該產業園根據國內水處理需要迫切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合作建設的項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技術領先、性價比高、可復制性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這些示范項目的完成,對于水處理技術體系的構建、產業集聚以及整個產業園的建設,都具有極大推動作用。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水務需求和投資市場。“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投資近4300億元。

    “目前中國的水處理領域正面臨著技術創新、產業變革、商業發展三個重大機遇。東莞乃至中國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如何選擇合適的路徑,如何確定相應的政策配套等,這些問題在9月4日至5日舉辦的首屆珠三角(東莞)水處理創新國際交流會上進一步探討。”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設行業分會會長謝鴻昌說。

    中以產業園公開資料稱,作為中以兩國政府參與共建的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環保與水處理創新園,“入園企業可享受來自國家部委、省市區各級政府提供的眾多支持與優惠服務,其中包括多樣的資金扶持,如行業基金、政府軟貸款、專項資助;優質技術與創業人才的獎勵措施;多種優惠的稅收、補貼政策等。”

    不過,當記者咨詢有哪些具體的優惠政策時,中以產業園招商部有關人士表示,需要先提供企業的相關資料,待管委會審核認為有可能成為招商對象后,才會提供詳細的資料。

    謝鴻昌對本報記者表示,東莞及珠三角環保水處理產業如何實現創新、有何新的發展路徑、如何將環保產業打造成支柱性產業、如何將環保企業打造成全球化公司,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共同推動。

     

    水處理三個重大機遇

    2012年,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到2015年,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和縣城具有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縣城污水處理率平均達到70%,建制鎮污水處理率平均達到30%。

    “污水處理廠在污染物減排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環保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水總量處副處長劉贊介紹,“十二五”期間,需要系統提升城鎮污水處理水平。

    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到89.21%。珠三角、長三角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0.4%和92.1%。但在污染無害化處理、再生水利用等方面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水務處高級工程師曹燕進9月4日表示,截至2013年,全國污水處理廠有5300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63億立方米/日,年處理污水量450億立方米。

    曹燕進說,國內外研究表明,城市供水、排水防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選和運營維護的合理投資應為GDP的1.5%。“據此測算,我國每年在水處理方面的投資額至少約為8000億元。”她說,目前我國每年在這一領域的投資額只有1100億~1300億元,存在巨大的資金需求。

    9月4日晚,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向記者透露,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環境第三方治理改革措施,經國務院批準有望在近期出臺。

    駱建華表示,推進環境第三方治理,由“誰污染、誰治理”變為“污染者付費、專業化治理”,這已在歐美國家的減排治理中得到普遍應用,既有利于污染物的專業化治理,也有利于政府的監管。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平| 镇平县| 方城县| 商丘市| 阳曲县| 日照市| 大化| 思南县| 贡山| 呈贡县| 仁寿县| 聊城市| 凤庆县| 江口县| 永胜县| 钟祥市| 乡城县| 墨江| 革吉县| 加查县| 望城县| 通化县| 斗六市| 泾阳县| 鲁山县| 阿克陶县| 靖远县| 定陶县| 龙泉市| 綦江县| 安徽省| 大关县| 德清县| 成都市| 舒兰市| 新密市| 连州市| 绥阳县| 曲靖市| 固原市|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