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日供水量再破百年紀錄 北京如何保障供水安全   硬件 增水廠 修管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8-14  瀏覽次數:91
    核心提示:  炎夏剛過,北京很渴。7月28日,北京城區日供水量達到310.4萬立方米,再次打破百年紀錄,正悄悄逼近著城區日供水能力322萬立方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炎夏剛過,北京很“渴”。7月28日,北京城區日供水量達到310.4萬立方米,再次打破百年紀錄,正悄悄逼近著城區日供水能力322萬立方米的極限數字。極值面前是供水形勢的進一步嚴峻,人們不禁要問,2000多萬市民的供水安全有保障嗎?又如何保障?

      硬件 增水廠 修管網

      28日中午11點,家住北京市海淀區世紀城小區的陳女士回到家里準備午飯。擰開水龍頭,她沒有感到水壓有一絲的變化。與她一樣,這一天城六區的居民們都沒有發現任何飲水的問題。這一切,對于北京市自來水集團而言,則是又通過了一次大考。

      “為了這一刻我們做了充足的準備。”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新聞發言人梁麗說,“一方面‘開源’,提升供水能力,另一方面‘節流’,防止管網漏損。”據梁麗介紹,今年,北京城區各水廠不斷挑戰著自身的供水能力極限,夜間在清水池盡可能多儲水,白天供水高峰時確保城區供水量。而新建設中的郭公莊水廠在5月底前形成了10萬立方米調蓄能力。田村山凈水廠超濾膜處理車間于6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增加城區日供水應急能力4萬立方米,使城區總供水能力從318萬立方米/日增加到了322萬立方米/日。

      “管網維護同樣重要。”梁麗說,全長9000多公里的城區供水管網就像一個大蜘蛛網,水廠分布在網的最外側,往城區里供水,通過開關水泵控制出水量,保持管網壓力均衡。壓力高就會造成管線漏損,形成安全隱患。壓力低了,一次供水的高層用戶就可能斷水。對于自來水集團調度中心而言,他們要時刻保持這張網的平衡,同時利用內噴涂防腐、非開挖內穿PE管修復等新技術對供水管網進行改造,防止滲漏或“黃水”現象出現。2010年起4年間,集團已完成供水管網改造1700余公里。

      監測 引入權威第三方

      自來水水質安不安全,誰說了算?一直以來,北京市的自來水水質安全數據來自13家水質監測機構,其中包括1個中心監測站和昌平、石景山、順義、大興等12個區縣監測站,而這些監測機構都存在于供水企業內部。供水企業自己生產、自己檢測,這種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情況一直為公眾所詬病。

      而就在7月初,北京市水務局已正式委托中科院作為第三方監測機構,為水質安全“再把關”。“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水質檢測是許多發達國家通行的做法。”北京市水務局供水處處長胡波介紹,“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水質分析實驗室是通過了國家計量認證的重點實驗室,具備在生活飲用水方面為社會提供第三方水質檢測的能力和資質。并且,作為一家研究機構,這個實驗室獨立于供水企業,與任何一家自來水公司都沒有連帶關系。”

      目前,中科院水質分析實驗室已經開始針對本市各大型水廠開展檢測。“這些水樣隨機取自水廠和終端用戶,我們正在進行國家規定的自來水106項數據檢測。”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敏介紹,“南水進京后,還將增加20余項內容,其中有鹵乙酸等消毒副產物的檢測。”下一步,北京市日供水量3000噸以上的66座城鎮水廠,也將逐步引入第三方監測機構檢測,數據定期對社會公布。

    水源 引水與節水并舉

      面對2000萬人的供水需求,水從何來?人們把目光投向了南水北調工程。今年10月,湖北丹江口的水源將正式進京,每年將為北京輸入水約10億立方米。

      自來水“水堿多”,一直煩擾著北京城區特別是南城的居民。梁麗介紹,丹江口水庫的地表水源引入北京后,將大大替換目前在用的水質較硬的地下水水源,使“疲憊”的北京地下水得到涵養。屆時,北京供水將全面使用地表水,而地表水的特點是硬度適中,因此“水堿多”的現象會得到明顯改善。

      此外,胡波表示,城六區目前共有自備井6550眼,年供水量約占城六區供水總量的近30%。自備井大多建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超期服役嚴重,再加之絕大部分自備井供水單位只能對水進行簡單滅菌消毒,不少居民反映自備井水沉淀多、口感不佳。

      今秋“南水”進京后,北京將首先置換中心城區市政供水管網供水范圍內、供水水質較差且位于地下水嚴重超采區域的供生活用水自備井,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置換完畢。置換后的自備井可以作為北京市的戰略水源按照不同的管理模式保留。

      “然而,即便南水北調每年為北京增加10億立方米水,每人增加的水資源量也不足50立方米,北京的水資源短缺并不會因為10億立方米水帶來多大的轉變。”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劉斌表示,“在社會大力宣揚節約用水的理念十分重要。”

      來自自然大學水學院環境研究中心、長期關注北京水資源問題的專家王建認為,北京能夠持續發展到現在,水資源的開源節流功不可沒,“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就。”但王建也表示,南水北調能在相當程度上緩解北京用水壓力,但不是根本措施。在北京用水總量的構成中,唯一逐年增加的是生活用水,城市人口的膨脹嚴重超過了北京水資源的承載力,任其發展,會更加激化北京水資源緊缺的矛盾,“要保障北京的供水安全,這才是根本。”
     

    日供水量再破百年紀錄 北京如何保障供水安全
    時間:2014-08-14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楊 舒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根河市| 和林格尔县| 鞍山市| 合作市| 宣恩县| 嘉峪关市| 平南县| 旺苍县| 扎兰屯市| 砀山县| 宁化县| 东阿县| 星子县| 汨罗市| 涟源市| 贺州市| 兰考县| 宝应县| 普兰店市| 武乡县| 巴马| 宁远县| 吉林省| 平山县| 察雅县| 慈利县| 太原市| 江津市| 肇源县| 邛崃市| 宿迁市| 丰顺县| 大埔区| 绥中县| 全椒县| 武陟县| 永城市| 犍为县| 尼玛县| 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