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將正式通水。就水量、水質、水價等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水文水資源學家、中國科學院水問題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劉昌明。
水量夠不夠
劉昌明院士坦率地說,南水北調中線可調水量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為丹江口水庫漢江上游來水有很大的變化。據劉昌明院士調查,漢江水源區來水量在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間,比歷史上平均來水量少了71.8億立方米。按當初設計,中線一期工程要調水95億立方米。這么一來,原來按平均值設計的95億立方米調水量可能會出現一些緊張的情況。
不過,劉昌明仍較樂觀。他認為,一方面,調水總量是可以控制的,可以分析漢江上游水量減少的原因,提出一些管理、調控的辦法;另一方面,近年來,華北地區降雨量在相應增加,這樣,需水量會下降一些。劉昌明說,對漢江水量變化原因,要作為非常重要的科研問題立項研究,弄清其變化趨勢。
水質好不好
對中線水質,劉昌明很有信心。
首先,中線調水線路主要在山區,水質都在一類和二類,比較理想。按照飲水安全標準,一類水可以直接飲用,二類水煮開了喝也沒問題。
其次,中線之水從高海拔向低海拔直流,沒有泵站提水的二次污染,而且渠道高于地面,流經之地的污水進不了調水渠道。
再次,北調的天然好水現在基本上都是直接進水廠,盡量不走天然河道,以避免被一些已污染的天然河道弄臟。因此,水質是理想的。
劉昌明說,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從長江抽水,沿線多為低洼地區,水質條件比不上中線,F在,國家投入巨資在每個縣都建立了污水處理廠。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監測顯示,東線水質已全部達標。
水價貴不貴
據各項成本測算,南來之水到北京后,每立方米單價應為6元。目前,北京居民用水包括排污費在內,每立方米才4元。如果按調水成本收費,南來之水價格是否太高了?
劉昌明說,南來之水到北京后單價多少,目前還沒有最終確定。北京目前實行的是階梯式的水價,超量就加價;舅畠r向群眾征求了意見,經過充分討論才制定。總的來說,我國現在的水價和工資水平比,還是比較適應的。水價太低的話,用戶就會不太珍惜,會引起不必要的浪費;如果水價高,將有助于用戶節約用水。水價是一個杠桿,要合理利用這一杠桿實現有效節水。他舉例說,在北京市一些城鄉接合地帶,租住戶交水費不按照用水量計價,而是按人頭每人每月10元,住戶隨意用水,浪費很嚴重。
另外,還有排污問題。水價偏低,用戶過度用水,排放的污水也多。加拿大水資源豐富,但為了減少環境污染,仍然大力提倡節水,相應地減少了廢水的排放量,有利于環境保護。因此,從環保的角度看,節水是一箭雙雕。
劉昌明說,我國在節水上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全社會都應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