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在《泉州晚報》發布《2013年泉州市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3年,泉州市海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良好,近岸海域符合第一類或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面積比例為64.3%,比2012年提高0.9%,海洋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80.1%,比2012年提高0.6%。
海水浴場
青山灣西沙灣
水質良好
2013年4月至10月,對青山灣和西沙灣海水浴場連續進行水質監測和綜合評價,青山灣海水浴場水質狀況及健康指數為“優”,西沙灣海水浴場水質狀況及健康指數為“良”。監測時段內,青山灣和西沙灣海水浴場適宜游泳的天數比例分別為80%和76%,不適宜游泳的主要因素為降雨、風浪大。
重點入海排污口 鄰近海域環境質量改善
與2012年相比,去年全市13個重點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質量總體上有所改善,尤其是晉江陳埭烏邊港排污口鄰近海域改善明顯。
2013年,在對泉州近岸海域不同養殖區的33個海洋貝類樣品進行的質量檢測中,所有貝類樣品均未檢出麻痹性貝毒。
海洋垃圾 多為木制品和塑料類
2013年9月,在惠安縣崇武西沙灣海域開展海洋垃圾監測。結果表明:崇武西沙灣海域海漂垃圾類型主要為木制品、塑料類和紙類,平均密度為0.02千克/平方公里;海灘垃圾類型主要為其他(大部分為磚塊)、木制品和塑料類,平均密度為127.12千克/平方公里。
海洋保護區 海域環境狀況總體良好
監測結果表明,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底古森林遺跡、古牡蠣礁等保護對象保護良好。泉州灣河口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海水水質除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含量超四類海水水質標準外,其他各項監測指標均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
保護與管理 近海整治投入8.3億元
2013年,晉江市獲批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跡保護區管理處榮獲環保部、國家海洋局等七部委授予的“全國自然保護區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選劃論證報告通過國家海洋局組織的專家評審。
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將沿?h(市、區)海洋環保責任目標納入沿?h(市、區)長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進行考核,2012年度海洋環保責任目標考核成績位居全省第二。2013年全年投入資金17.03億元,完成或基本完成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118個。其中,近海整治項目50個,投入資金8.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