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龍王嘴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投入試運行。昨日,記者實地走訪發現,東湖、南湖的六大主要排污口目前已經實現截污。兩大湖日均少“喝”9萬噸污水。
來自水務部門的消息稱,南湖大規模死魚現象今夏或將不會出現。
東湖、南湖還有3個排污口將截污
昨日上午,記者在位于華科大東校區的湖溪河排污口看到,該處已經看不到污水排入,但水質依然渾濁。
來自武漢市水務局污水管理處的數據顯示,該排污口原來日均向東湖排放污水2.5萬噸,從上月底開始,已經成功實現截污。
昨日,記者在南湖旁的中南民族大學、茶山劉、洪山區政府、名都花園等排污口,以及東湖旁的紫松明渠排污口都看到了跟湖溪河排污口類似的情景。據觀察,雖然這些排污口的水體顏色仍不太好看,但已經沒有明顯的異味。
“六個排污口成功截污,將截斷原來排入東湖、南湖的八成污水,而此前僅只能保證五成污水不入湖。”武漢市水務局污水處負責人表示,以后只要不遇到大暴雨,排入東湖、南湖的污水每天減少9萬噸。
該負責人同時透露,半個月后,東湖旁的舟橋旅排污口、洪山區財政局排污口也將實現截污,日均減少0.2萬噸污水入湖。6月底,原來南湖旁的幸福村排污口也將截污,每日減少2萬-3萬噸污水入湖。
據統計,從6月底開始,原先排入東湖、南湖的生活污水將有九成以上實現截污。
51平方公里區域污水全收集
昨日,龍王嘴污水處理廠負責人告訴記者,前述9個排污口收集的生活污水最終進入該廠處理。
據介紹,目前該廠處理后的尾水已達到國家一級B排放標準,今年6月底后還將達到最高的一級A排放標準,處理過后的尾水雖然現在全部排入南湖,但不久后將會以走箱涵的形式,最終經巡司河排入長江。
據介紹,相關箱涵工程主要有兩個方案:在南湖建箱涵與沿湖岸建明渠。兩大方案各有優劣:建箱涵施工難度大,維護困難,建明渠要占用部分湖面,還可能影響周邊居民。不過,相關建設方案已聽證,實施方案正在制訂中。
眼下,龍王嘴污水處理廠全面負責西起石牌嶺、東至關東工業園、南起南湖中南民族大學、北至喻家山中國地質大學51平方公里區域的污水收集處理。
4月底,龍王嘴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投入試運行后,該廠每天能處理30萬噸污水(該廠一期日處理污水能力僅為15萬噸,早已飽和),現在擴建后每天多接納9萬噸污水,目前仍有部分余力,能夠接受該區域內人口進一步增加后所新增的生活污水。
與龍王嘴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相配套的是系列泵站,這部分工程僅主體部分的建設費用就已經超過3億元。
為了能順利收集到該區域內的生活污水,政府還配套改擴建了長達一百多公里的排水管涵。
■ 關注
3大排污口全面截污暫難實現
武漢市水務局污水處理處負責人表示,到6月底,東湖和南湖所剩下比較大的排污口只有麗島花園排污口(南湖旁)、華農排污口(南湖旁)以及黃家大灣排污口(東湖旁)。需要說明的是,截污是一個系統工程。以湖溪河排污口為例,該處污水不再直排東湖,將從華科大三級泵站提升進入虹景二級泵站,然后通過關山大道的管網排入榮軍一級泵站,最后才能流到位于楚平路的龍王嘴污水處理廠,路徑長達10公里。
因此一個排污口截污必須要求周邊一系列污水管網、泵站、以及末端的污水處理廠形成配套。
據了解,黃家大灣排污口屬落步嘴污水處理系統,華農排污口屬野芷湖污水處理系統,而麗島花園排污口則屬黃家湖污水處理系統,都需要配套實施從排污口到管網,再到最終的污水處理廠的一整套升級建設,才能最終實現截污,而這些目前還難以實現。
正因如此,短期內這三大排污口尚難實現截污。
■ 觀察
截污、清淤、禁養……
只有綜合治理死魚現象才不會重演
武漢市水務局工作人員表示,截污只是綜合治理的第一步,僅僅截斷生活污水,只是終止了污染的繼續加重,但已經被污染的周邊水體并不會立刻恢復“健康”。
洪山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稱,南湖周邊污水處理管網設施建設并不完善,沒有徹底截污,所以目前都是盡可能地采取各種辦法減少污染。
據介紹,在東湖、南湖綜合整治的規劃中,治理養殖污染也是重要的舉措之一。兩年前,武漢已明令禁止三環線以內湖泊養魚;從2012年4月起南湖也開始全面退養,不再大規模人工養魚。
2011年7月,武漢市還通過了《南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規劃方案》,其中清淤是關鍵環節之一。2012年6月,南湖清淤一期工程開工,這也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湖泊清淤工程,該工程計劃3年共清除底泥350萬立方米,其中第一標段計劃清理101.7萬立方米。目前南湖清淤工程第一標段的百萬方底泥清淤已基本完畢。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前述已經實現截污的排污口同時也都是雨水通道。一旦下暴雨,因為污水廠處理能力有限,即使已經截流的排污口勢必也將開閘向湖泊排水。
武漢市水務部門人士稱,今后除了還要建設雨污分流系統,以解決初期雨水污染的問題,生態治理也得全面跟上,只有各種措施齊頭并進,綜合治理,才能最終改變排污口周邊水體的現狀。
據相關管理部門介紹,兩大湖泊內現有魚類已全部屬于自然生長,是湖內水生態的重要成員。如果成功實現大規模的截污,每逢盛夏南湖經常會發生的大規模死魚現象或將不會重演。